蝴蝶蘭與台灣鯛、鬼頭刀是台灣外銷美國最主要的農產品,對於美國對台灣課徵20%暫時性關稅,目前以蝴蝶蘭受到的衝擊最大。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說,台灣的外銷花卉有4成是到美國,美國也是台灣蝴蝶蘭最大出口市場,原本關稅是零,4月10日起關稅提高到10%,4至6月蘭花銷美訂單就降了15%。
曾俊弼說,先前由業者與美國的客戶一起承擔因關稅增加的費用,業者承擔較大比例。現在稅率升到20%,無論客戶是否願再共同承擔,都已出現訂單取消、暫緩的情形,農產品與工業產品不同,已生產的蘭花不可能放庫存,加上匯率變動,幾乎已無毛利,未來生產量勢必要再減少。
曾俊弼提到,蘭花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荷蘭,因美國對荷蘭課的關稅是15%,荷蘭是輸小苗到美國,每顆成本1美元,15%關稅是0.15美元;台灣是輸大苗到美國,每顆成本3.5美元,20%關稅是0.7美元,很難競爭。
推薦新聞:民進黨性平部嚴厲譴責王義川 「我們不要厭女的台派」
曾俊弼說,短期除了減量與觀望外,業者希望能透過台糖在加州的基地,讓台灣的蝴蝶蘭大苗先在美國基地催花,提升良率,縮短蝴蝶蘭到美國客戶手中的開花等待期,也提高價值。
曾俊弼希望未來政府除補助蘭花業者相關設施,拓展其他外銷市場外,也可透過獎勵措施協助業者拓展蘭花的國內市場,尤其可在更多公共空間展示台灣高品質的蘭花。
台灣鯛協會理事長郭建賢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鯛每年生產量約6萬公噸,內外銷各占一半,外銷約有8成是到美國,原本也是零關稅輸美,4月10日起為10%,現在增至20%,影響不算大,主要是競爭對手中國與巴西被美國課更高的關稅。
郭建賢說,最近台灣鯛到美國的出口遲滯,主要是出口商對關稅無法確定,現在確定20%,反而比較好報價。
不過,郭建賢提出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他說,輸美的台灣鯛多半是全魚,少數是魚片,全魚的消費人口主要是華人與墨西哥人,但美國打擊非法墨西哥移民,若在美國的墨西哥人口減少,可能影響台灣鯛在美國市場的需求。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說,東港鬼頭刀9成銷往美國,今年因魚貨缺,訂單量超過捕獲量,只要一有貨很快就賣光,暫時看不出關稅影響,但長期還需要再觀察,也擔心20%關稅若實施後,會將成本轉嫁到漁民身上,導致魚價下跌,這是誰都不願看到的。
鄭鈺宸提及,因應美國市場進行策略提升,早已加入鬼頭刀改進計畫,輔導更多漁船加入,盼能穩定市場並同步開發多元行銷。(中央社)
延伸閱讀:20%關稅衝擊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