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OpenAI官方說明,這項更新是整合了擅長操作網站的Operator,以及善於網路資料歸納的深入研究工具這兩大系統,讓ChatGPT不再侷限於回應問題,而是具備選擇最佳執行策略、動態調整方式、主動與用戶互動的能力。這也意味著,只要透過一段自然的語句,例如「幫我整理這週信箱內與專案相關的會議內容並排入簡報」,ChatGPT就能判斷最佳執行方式,啟用瀏覽器、API、甚至虛擬電腦,完成跨平台、多步驟的任務流程。
這項智慧體功能強調的是「行動力」,不僅能處理財務試算表、建構投資分析模型、彙整產業趨勢,也支援將圖表與資料轉換為簡報格式,所有過程都可編輯、可監控,而且操作權永遠掌握在使用者手中。無論是旅遊規劃、報稅、簡報撰寫、行程管理、Email草稿擬定,ChatGPT都能以人類直觀操作的方式來完成複雜流程。
在實測與基準評比中,ChatGPT智慧體的表現也刷新了多項紀錄。例如在WebArena與BrowseComp網頁瀏覽任務中,表現超越同類工具;在DSBench的資料科學分析測驗中,甚至勝過人類分析師。另一項重點在於試算表編輯能力,在SpreadsheetBench測試中獲得71.3%的準確率,是目前業界已知最高水準。
使用者也能透過ChatGPT智慧體連接個人帳戶,包括行事曆、郵件與雲端資料,授權後,智慧體能協助調閱內容、提供會議建議、幫忙預約,甚至整理每日報告。若任務需要登入網站、涉及個人隱私,ChatGPT也會主動提醒使用者接管控制權,確保資安無虞。資料處理方面,OpenAI也明確指出,這些操作都在使用者本地環境執行,輸入資訊不會儲存在伺服器上。
目前這項功能已率先開放給Pro、Plus與Team方案的用戶,每月最多可執行50項任務,Pro方案甚至無任務數限制。Enterprise與Education版本則預計於7月內陸續開放。用戶可在對話時切換至「智慧體模式」啟用這些功能,也能排定任務重複執行。
儘管智慧體的簡報功能目前仍在測試階段,尚未支援以試算表自動生成簡報,但OpenAI表示已著手開發下一代模型,未來將可輸出更精緻、圖文結構更完善的成果。開發團隊也同步啟動漏洞獎勵計畫,邀請研究人員協助測試與強化整體系統安全。
綜合而言,這次的更新代表ChatGPT不再只是被動的文字助理,而是一個可以「思考後執行」的數位工作夥伴。從單純的對話引導,進化為能夠操作網站、連結真實資訊來源、自動執行重複工作,並結合用戶目標彈性調整行動邏輯,進一步拉近人機協作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