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台灣時間24日上午10點25分,華城上漲24元或3.78%、暫報659元,亞力上漲4.5元或3.9%、暫報120元,士電上漲2元或0.99%、暫報205元,中興電上漲0.5元或0.31%、暫報161元。其中又以華城漲幅最高,過去1週大漲超過2成,股價漲勢超過100元,從上週三(19日)起持續成交量爆量,週成交量達5萬張以上。法人報告指出,華城為國內國內變壓器廠龍頭,外銷美國市場比重達7到8成,變壓器營收比重達7成,供不應求狀況將持續至2026年,未來3年向上動能強勁。

此外,中興電2025年新接訂單目標達200億元,主要來自台電儲能案場、台中4座燃氣機組與離岸風電統包工程,中興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GIS)產品上具有不可取代性,除了著力於海外發展,氫能事業也是發展方向之一,隨著潔淨能源需求持續提高,在全球淨零排放成長趨勢明確。亞力則是受惠於美國基礎建設、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激勵,靜態同步補償器訂單達20億元,多個海外訂單也正在洽談,法人看好後續成長動能。

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指出,近期重電族群重返強勢,主要是受惠於川普將成立國家能源主導委員會(NEDC),以滿足AI領域所需要的高速電力成長需求,根據美國能源部規劃,將於今年第一季與2026年下半年開始建設新的輸電系統,預期2025年至2035年間,美國的跨區域送電網絡容量成長將超過100%,進而帶動變壓器需求以每年6-7%速度成長,帶動相關重電、線纜族群成長性。

根據「台電 114 年院核預算書」資料顯示,2025年編列626億元預算用以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其中,風電/光電(含成熟綠能)獲配300億元,主要用以太陽光電、離岸風電、水力發電等案場開發;前瞻能源 4406.7萬元,主要為海洋能之先導試驗計畫;電力系統與儲能獲配324.58億元,用以儲能系統應用、再生能源加強電力網工程、智慧電表及智慧變電所布建等相關電力系統與儲能工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4060萬元,主要是減碳技術園區規劃、設計與技術可行性評估及碳捕集技術發展。

法人報告指出,台電預算隨著強韌電網計畫、離岸風電設置、燃氣機組增加等因素,推動預算持續提高,雖然短期遭到立法院刪除台電補貼1000億元預算影響,導致台電財務弱化,並面臨電價調整壓力,但長期而言,碳稅、RE100、科技大廠在台灣建設資料中心等剛性需求推動下,綠電仍是發展趨勢,預計會調整成由民間企業參與,彌補台電投資綠電不足的問題。

法人報告也提到,政府未來可能鼓勵民間參與綠能發展,這使得能源聚合商泓德能源有機會發展,加上持續擴展海外業務包括日本、澳洲、菲律賓等市場,以及雲林光電案場等預計在今年上半年明朗化,加上售電業基期低。此外,新型核能近期雖然成為話題,但是實際建設時間可能要耗費10年以上,現有核能設備已經超過30年,延役需要耗費額外成本等,根據政府2030年能源目標為「綠能3成,燃煤2成,燃氣5成」,短期仍以再生能源為發展重心,但強調綠能與核能並非互斥,而因應AI時代的所需電力為共同發展方向。

根據惠譽預計,台電資本支出在2024年至2027年期間每年達到2220億元至2760億元,較過去4年平均資本支出1600億元高出許多,這筆支出也是台電支持政府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之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守住23500點關卡!台股收跌164點 聯發科接棒漲逾2%撐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