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近年公辦都更,朝向分回戶作為社會住宅使用,早期興建的大坪數都更案,豪宅分回戶則採標售方式尋求買方。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於2月7日公告62宗北市都更分回房地,標售總底價約新台幣117.4億元,於今(20日)開標。

國產署表示,此次標出的3戶,包括冠德羅斯福兩戶,分別由王姓自然人及曹姓自然人得標,前者僅溢價1萬7,727元、溢價率0.01%,最終以1億2202萬元得標,後者也僅溢價8萬元、溢價率0.06%,以1億2689萬9229元得標;僅有一戶的雍居仁愛則由呂姓自然人以1億523萬元得標,溢價100萬5,969元,溢價率0.96%。

熱門新聞:台企銀董座劉佩真請辭案 財政部今准了 「這一天」是她最後上班日

針對此次台北星鑽釋出18戶,結果卻無人投標,國產署官員分析,因該案單價較高,潛在買家相對少而且是小眾團體,都更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主要訴求為商辦用途,雖然作為住宅使用也無不可,但推測住宅買家意願較低。

今後的標售計畫部分,國產署表示,每年都更案皆有分回宅釋出,只是進度將依照不同的個案而定,台北市的都更分回宅標售將持續進行,未來仍會以批次方式釋出,這次台北星鑽18戶,國產署將維持底價並持續標售,估價效期為6個月,若在6個月內再次上架,底價將不變。

國產署今年規劃每季標售1至2批都更分回宅,台北星鑽因管理成本較高,若長期未能標出,對國庫支出將構成一大負擔,該案目前仍有2戶保留中,將徵詢市場需求並採區隔產品定位方式標售。

國產署表示,此次標售的都更分回宅,62宗房地包括台北市中山區9宗、中正區9宗、內湖區11宗、文山區11宗、大同區4宗、大安區18宗,標售總底價約新台幣117.4億元。由於多數是早年開發且近年蓋好分回的已開發案件,分回房地皆會先評估是否有做社會住宅或辦公廳舍需求,若沒有前述需求,才會辦理標售。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企銀董座今最後一天上班 發聲明澄清生病均依規定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