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協進會今舉辦第354場工商舉座,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主任劉大年、電電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工商協進會理事李詩欽,分別以「從台灣看川普的經貿政策」、「產業因應策略」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剖析川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另邀該會顧問梁國新、郭育仁、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林夏如參與專家對談。會後副理事長黃教漳、常務理事潘思亮則就演講、對談內容,接受媒體訪問。
潘思亮表示,AI發展仰賴台灣半導體,使得台美產業相互依賴,雙邊貿易額短期內勢必增加,長期則要看川普政策,川普上任對台廠投資美國是一大機會,應趁此時由政府以國家隊形式,統一與美方溝通整體產業布局、爭取有利的投資條件,不只是半導體,半導體跟國安一起談,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
熱門新聞:藍民調7成支持核電延役 黃士修:核能對AI時代具關鍵地位
潘思亮說,赴美設廠不是不好,只是不要全部移往美國,尤其美國設廠成本高,初步以高附加價值、高利潤、尖端科技產品,乃至於國防、國安等領域優先赴美設廠。另針對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潘思亮表示台灣對美關稅6.5%,美國對台關稅僅3.3%,資通訊產品目前都是0關稅,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會有衝擊的將是農產品。
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黃教漳則指出,一旦美國對台半導體徵收高關稅,將重創科技產業鏈,且高關稅將導致美國通膨、削弱製造商競爭力,尋求國內、外替代品,降低供應鏈調整跟生產效率,影響到全球供應鏈,增加經營風險。
黃教漳呼籲,政府加強與美方溝通爭取有利條件,包括要盡快完成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減少台商在美國投資和營運的負擔;推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保障台商在美國的投資利益,降低風險;爭取美國市場的特殊豁免或減免措施,降低關稅壓力;強化經濟合作機制,促進科技和創新領域的合作,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則表示,台灣半導體和相關產業是靠本身的努力,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直接以現金補貼產業,但台灣政府幾乎沒有直接補助,只看成果不看過程對台灣非常不公平,他建議台灣應加強說明,台積電赴美投資後,美國成為台灣海外投資最重要國家,也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面對美中持續角力,兩岸關係和美中對抗是台灣企業今年最大風險,應做好準備,降低可能的損害。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因應川普2.0,近期率7家AI伺服器大廠赴美討論土地和稅務條件,台廠加速推進赴美生產,許多以德州為首選,預計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天、5月左右,會有1家以上的AI伺服器廠商宣布加碼投資德州。
李詩欽指出,川普上任後與OpenAI、軟銀集團、甲骨文(Oracle)等企業共同宣布Stargate計畫,將投入500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AI基礎設施,台廠未來可以與相關產業合作;另外許多企業總部移往德州,顯示具有發展潛力,德州經濟規模全球排名第8,和德州合作可提供台廠更多保障。
川普2.0對台灣的衝擊方面,李詩欽說,包含半導體、貿易逆差、對等關稅、國防預算等面向,尤其是川普揚言對等關稅最快4月上路,台灣可能要在4月、或川普上任百天就要有明確表態。
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對此台積電如何因應,李詩欽表示,相信台積電和美方緊密溝通,在一定範圍內滿足川普需求和維持台積電的自主性;後續電電公會規劃再訪問美國,預計在新加州舉辦3場論壇,其中將與美國雲端服務大廠和新創公司合作舉辦AI論壇,同時擴大參加Select USA。
延伸閱讀:川普二度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