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3日發生氣爆釀4死39傷。消防署初步依據在場人員筆錄調查得知,案發前20分鐘,有廠商聞到瓦斯味,並詢問瓦斯開關閥位置,有施工廠商使用砂輪切割瓦斯管線,施工到東北側時發生爆炸,可判斷裝修案與爆炸案有相關性。
陳何家表示,台灣不少施工現場通常有很多NG的危險行為導致天然氣外洩,例如這次的新光三越氣爆意外,施工廠商竟使用砂輪切割瓦斯管線而未告知天然氣公司由專業人員處置,也有不少施工者現場焊接產生火花也是NG的危險行為。
熱門新聞:藍民調7成支持核電延役 黃士修:核能對AI時代具關鍵地位
陳何家表示,一旦天然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5%到15%就有氣爆危險,而施工者的危險行為若導致天然氣外洩,若「瓦斯味不夠重」只是淡淡的味道,即便現場聞到瓦斯味,有可能被誤判還好,但實際上外洩的天然氣已快速累積在環境中,這樣的狀況十分危險,也因此「加重嗅劑」是提早預警的好辦法。
他表示中油提供給業者的天然氣,一開始其實沒有添加任何嗅劑,但業者及供應商依法依法添加嗅劑後,他們常接到民眾因聞到瓦斯味,十分緊張的打來要求瓦斯公司派員到府處理,嗅劑是讓民眾發現危險的指標。
陳何家表示,如果「氣一洩漏出來,就可以馬上被發現」,達到預警效果就會讓人開始提早想辦法因應,這是預防氣爆發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建議政府可修法「加重嗅劑」,也就是濃度才1%的時候,就因濃濃瓦斯味產生警覺展開應變行動,而不是聞到淡淡的瓦斯味,但沒多久就累積到5%的引爆濃度而不自知,簡單說,「加重嗅劑」可以爭分奪秒,縮短從發現瓦斯外洩到氣爆之間的時間。
由於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添加「嗅劑」,由中央機關統一訂定,經濟部能源署公告公用天然氣事業供應之天然氣所添加嗅劑種類與濃度,應提報主管機關備查。
經濟部能源署依照「天然氣事業法」第19條第3項,104年6月23日曾修正公告「公用天然氣事業供應之天然氣所添加嗅劑種類與濃度及提報主管機關備查之格式、期限」,規定公用天然氣事業供應的天然氣,添加嗅劑的種類、濃度。
其中嗅劑種類及濃度分成三種狀況,第一種為添加嗅劑第三丁基硫醇(Tertiary Butyl Mercaptan,100%) ,每立方公尺的毫克數「濃度」為6%至15%;第二種狀況,添加第三丁基硫醇 (Tertiary Butyl Mercaptan,50%) 及硫化二甲基(Dimethyl Sulfide, 50%) ,濃度為8%到15%;第三種狀況是,添加第三丁基硫醇 (Tertiary Butyl Mercaptan,30%) 、硫化二甲基(Dimethyl Sulfide,15%) 、碳氫化合物 (Hydrocarbons,55%) ,濃度為20%到80%。
陳何家表示,「加重嗅劑」是加三倍、五倍或十倍的濃度,可以參考國際做法如新加坡及日本,濃度加到多少可以達到提早預警效果,這個可以邀請專家學者開會討論。
此外陳何家表示,這次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意外,欣中天然氣公司已申明2月10日已拆卸瓦斯表、封閉管路停氣,氣爆後勘查,天然氣管線開關閥及塞頭均完整,但事發現場據說有施工廠商使用砂輪切割瓦斯管線。
他表示已拆卸瓦斯表、封閉管路停氣的瓦斯管線內,仍有殘氣留存,雖然流量不大,但若外洩,天然氣一直流出來,量也會因累積而變多,達到5%的危險程度,「施工廠商自行切管,實在是太離譜了,焊接就更是超級危險的NG行為,即便外洩天然氣流量不多,也可能因焊接而發生意外,不少施工現場的NG危險行為,勞動主管機關勞動部應加強稽查遏止。
延伸閱讀:台中新光三越嚴重氣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