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錫指出,新光投信早在2024年9、10月內部討論,就預測2025年投資環境將更加嚴峻。因此,在投資布局上,劉坤錫仍然建議投資人將AI領域的重心放在美股,而非台股,因為台股太刁鑽,波動性較高,要保持在高點不下墜太困難,使得投資人難以穩定獲利。劉坤錫強調,儘管DeepSeek的推出引發市場討論,但在投資實務上,美國AI企業成長性與穩定度仍遠勝台股。
劉坤錫表示,過去美國主導的 AI 發展模式,猶如一個「十項全能的巨人」,具備全面性優勢,無論是技術研發、運算能力,還是產業應用,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劉坤錫指出:「它就像 Superman,什麼都會、什麼都行,而且在我們注意到它之前,就已經非常強大。」
然而,劉坤錫認為,中國 AI 產業的發展模式正在帶來不同的視角,例如 DeepSeek 就展現了另一種可能性,並非追求全方位強勢,而是成為「短小精幹的小巨人」,專注於特定領域,發揮精準優勢,為AI產業發展帶來新機會。此外,本來以為歐洲在這次AI賽道競爭會缺席,但隨著DeepSeek問世,讓歐洲國家也看到機會,並建議要從新舊AI共存來看,積極的投資人可以選擇美股AI,保守的投資人則是可以參考長天期債券。
劉坤錫提到,根據他與半導體產業專家的交流,市場對於近期AI相關事件的影響仍在評估中,可能需3至6個月才能見到較明確的趨勢。劉坤錫建議,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全球AI市場的發展,並審慎調整投資策略。劉坤錫也提到,在DeepSeek所釀成的美股大跌,除了輝達,光纖電纜族群也是重災區,這也使得他們對於AI產業的看法在農曆年前後有些變化。
至於台股部分,劉坤錫提醒,由於北美4大雲端服務商(CSP)仍持續投資AI基礎建設,標準品設備的採購並不會隨著DeepSeek而停歇,但是MOE專家混合可能成為其他企業學習DeepSeek模式的做法;此外,除了雲端,從落地端角度思考,若是從軟加硬來思考,工業電腦(IPC)題材可能就是一種選項,可以回去看台股2月3日新春開紅盤那天,有哪些族群相對抗跌,可能就是接下來的機會。
劉坤錫也發表對於川普關稅戰的看法,他認為實際影響應該不大,但現在就是在等川普一句話,也就是對台灣半導體課徵100%關稅,屆時才能看出影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