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逸晟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電動車充電樁的中油,就像加油站一樣,大家想到充電就想到華城。我們的目標不僅限於台灣,還計劃向海外發展。」他進一步強調,希望華城電能的充電站能在全球範圍內普及,為電動車車主提供便捷的充電體驗。
回顧過去,許逸晟坦言,當初華城充電設備銷量非常低,每年最多賣出100到200台,且每台設備的價格並不高。這段艱難的日子,讓華城電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許逸晟提到,兩個關鍵的時間點促使華城電能突破困境並迅速成長。第一個是特斯拉進入台灣市場,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的進駐讓更多台灣消費者開始關注並購買電動車。隨著特斯拉需要解決充電問題,華城電能獲得了合作機會,並接到了較大規模的訂單。第二個關鍵時刻是賓士電動車進入台灣市場,賓士尋求全方位的充電解決方案合作,為華城電能提供了更多商機。
![華城執行長許逸晟去年在活動上介紹華城電能目前發展業務。呂承哲攝](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5-02/D5BB6F04402A9FB99F73869D77B0FF32/bccd7ec1a95137e3b22cc490c7c28509_1280.webp)
華城電能目前所有的充電樁設備均為自家設計與製造,這不僅確保了設備的品質,還能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快速調整與升級。根據數據顯示,華城電能的充電樁市佔率約為10~15%,領先同業。許逸晟透露,華城電能已經在台灣建設了約1300座充電樁,並計劃在2025年達到3600至3700座,2026年達到5000座,逐步朝著既定目標邁進。
華城電能不僅專注於充電設備的開發,還在設施建設和能源管理系統上進行創新。例如,華城電能建設了台灣首個獨立型充電站,位於台北內湖的旗艦站,這個站點設置了快充與慢充設備,並引入太陽能板和儲能系統,實現能源自給自足。這不僅能提供充電服務,還能在台電斷電的情況下繼續運作,為未來充電設施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華城電能與新北市政府去年共同宣布將於新北市佈建1,200座電動樁。華城電能提供](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5-02/D5BB6F04402A9FB99F73869D77B0FF32/056d9daca0578ccaaf4342eb94e1294e_1280.webp)
許逸晟提到,與百貨公司、停車場、飯店等商業場所的合作,使得充電設施能夠遍布更多公共場所,提升了使用者的便利性。此外,華城電能也與台北市、新北市政府合作,計劃3年內設置1520座電動車充電樁,並引入智慧車牌辨識系統及能源管理系統,提升車位轉換率與能源使用效率,並加強充電安全。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許逸晟強調,未來的競爭不僅是價格與服務,還包括技術創新和系統升級。他指出,「現在絕對不是終點,現在只是起點。」隨著技術的進步,現有的充電設備和系統可能在五年後過時,因此華城電能必須持續投入研發,保持領先優勢。
許逸晟還提到,未來的充電設備將更加智能化,並與車輛的電池管理系統進行深度整合,這將成為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他認為,台灣的電動車市場面臨兩大挑戰:價格與充電便利性。隨著更多平價電動車的進入,消費者的購車門檻將進一步降低,市場規模也將大幅增長。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華城電能將更加注重充電設施的智能化和可持續性,並加速充電站建設,以應對未來的挑戰。許逸晟預測,台灣的電動車數量將在未來3到5年內從目前的10萬輛增長至40萬輛,這將進一步推動產業成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