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提到,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有良好溝通,但是當地的半導體供應鏈不完整,有些需要從台灣運送到美國,這也需要美國政府持續幫忙,無論是任何方面。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於2024年第四季採用4奈米製程技術進入量產,良率與台灣相當。第二座與第三座晶圓廠計畫採用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技術,進度符合預期,顯示台積電在美國的生產能力逐步提升。
在日本,台積電首座特殊製程晶圓廠於2024年底量產,良率表現優異。第二座特殊製程晶圓廠將於2025年啟動興建,進一步鞏固台積電在日本市場的地位。
台積電計畫在德國德勒斯登建設一座以汽車及工業應用為主的特殊製程晶圓廠,並獲得歐盟及德國政府的支持,項目進展順利。
台積電說明,3奈米量產稀釋毛利率的影響預計逐漸減少,並預期台積電2025年產能利用率持續增加,預期海外晶圓廠對於毛利率影響2~3%,隨著熊本和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量產,此一影響將在今年變得更加明顯。

台積電持續擴大台灣的先進製程產能。台南科學園區的3奈米產能因需求強勁而持續擴充,新竹及高雄科學園區的2奈米晶圓廠則進入多階段建設計畫。同時,台灣多地的先進封裝設施也在同步擴建。魏哲家表示,至於台積電要在哪邊投資設廠,都是先從土地水電人才等因素來考慮,其中,土地水電是優先考量,會與政府溝通台積電未來營運的規劃,這不只是短期,還有中長期規劃,包括需要多少土地等,政府聽到需求之後就會好好安排。
台積電預期,包括較高的台灣電價在內的通膨成本將在2025年影響毛利率至少1%,2奈米量產成本與5奈米設備進一步轉換至3奈米產能等,預計將共同影響毛利率約 1% 。此外,匯率因素也不可控,這可能會是 2025 年影響毛利率另一個因素。
魏哲家指出,在當前全球化碎片化的環境下,海外晶圓廠的成本普遍高於台灣。台積電將憑藉其領先的製造技術及大規模生產優勢,確保在各營運所在地維持最高效且具成本效益的製造服務,同時支持客戶的成長需求。
延伸閱讀:台積電法說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