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139萬的「平均值」是否能反映多數股民的真實經驗?恐怕未必。大戶和機構投資者的龐大資金與專業操作,往往在高震幅的市場中獲利豐厚,輕易拉高整體平均數字;而散戶卻可能因追高殺低或缺乏策略,成為市場波動中的犧牲者。今年台股震幅達40.5%,波動劇烈,普通投資者能穩住本金已是不易,若能有實際獲利更是難得。

此外,這139萬元多是「帳面富貴」,未實現收益的背後,潛藏著市場回調的風險。股民應更關注自身風險控管,勿因「數字幻象」掉以輕心。畢竟,股市的勝利從來不屬於平均數上的「虛構股民」,而是那些懂得穩健布局、理性操作的投資者。

火線話題 | 壹短蘋

這篇報導屬於「 壹短蘋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壹短蘋|iPhone 17 Pro橘色之爭 是塑膠桶還是愛馬仕
  2. 壹短蘋|黑水沖垮家園、人命待救!藍綠卻還在噴口水
  3. 壹短蘋|藍主席選戰成「茶壺風暴」 少康舞劍真能掃除強敵?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收挫443點失守2萬6關卡 台積電收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