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發文說明事件背景,起因是中國政府認為Nvidia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故對該公司展開調查。

由於Nvidia的AI晶片市佔率高達90%以上,其中Nvidia力推的InfiniBand技術主要來自於收購Mellanox(邁絡思),Nvidia的AI伺服器方案高度整合AI晶片與InfiniBand。觀察過去中國對企業併購案的調查,包括:

第一,Qulacomm反壟斷案。調查時間歷時15個月,最後罰款人民幣60.88億元,並統一Qualcomm對中國品牌手機業者之授權標準。

第二,Samsung、SK Hynix與Micron價格壟斷案。調查時間歷時19個月,最後三家公司同意調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策略以達成和解。

郭明錤認為,Nvidia可能需向中國政府解釋該公司沒有違反規定,包括:

第一,市場壟斷地位:Nvidia的AI晶片壟斷地位,是否與Nvidia將AI晶片與InfiniBand綑綁銷售有關 (如:GB200)?

第二,替代方案限制:Nvidia是否刻意降低第三方網路方案效能,促使客戶購買Nvidia AI晶片與InfiniBand組合之方案?

第三,公平交易原則:Nvidia是否歧視中國客戶,提供更低效能的方案?

根據以上預測評估,第一與第二存在爭議,第三則是外部不可抗力造成 (美國政府禁止Nvidia銷售高階晶片給中國客戶),在美中地緣政治衝突下,類似中國政府的這種做法,可提高對美國政府的議價力。

郭明錤強調,美中地緣政治競爭非短期內結束。過去案例顯示此類案件調查時間需一年以上,中國政府為維持對美國政府的議價力,故此案可能在短期內不會有結果。

郭明錤總結,Nvidia資料中心營收,中國市場佔比約5%,即便考慮最壞狀況,也就是中國政府禁止Nvidia對中國市場銷售AI晶片,中短期內影響非常有限。至於此調查,對Nvidia股價影響可忽視,若造成股價波動可視為短期影響。不過,可見未來類似調查有可能還會發生,如調查Nvidia是否利用CUDA優勢達到AI晶片壟斷地位,投資人須做好心理準備。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收漲367點 台積電收11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