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稱,臺灣企業誠信標準提升的前三項調查主因,依序為管理階層的指導增加(65%,全球61%)、來自客戶的要求(52%,全球37%)、來自員工的壓力(48%,全球22%);不過來自監管機構和執法部門的壓力(35%),相較全球(48%)顯示全球許多國家從監管與執法部門而來的規定,對企業影響相對更大。此外,64%臺灣受訪者(全球50%)認為在宏觀經濟狀況、地緣政治威脅等困難的市場條件下,維持誠信標準遇到了更多挑戰。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朱家德表示,「全球的誠信標準正在提高,企業內有更好的管理、監管因素和客戶要求都發揮功效。特別在臺灣,來自管理階層指導與客戶的要求,是提升誠信標準的主要動力;員工相信他們的同事確實遵守規則,但是由於經濟情況、網路威脅及監管變化,影響這些標準的內、外部壓力仍然存在。臺灣在宏觀經濟狀況、地緣政治威脅等外在市場條件影響下,維持誠信標準變得更加嚴峻,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持續提升誠信標準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課題。」

各企業的誠信標準可能因員工的職階而有不同。臺灣受訪者有72%(全球68%)認為其所在企業的員工對管理階層行為標準的期望顯著提高;有54%及42%(全球42%及40%)則認為所在企業中的部分管理階層會為了個人及企業的短期財務利益而犧牲誠信。但是台灣受訪者也有38%表示(全球31%)當相關人員是高階或高績效人員時,不道德行為是可以被容忍。

調查顯示,受訪者期待管理階層能有更高的誠信標準,卻仍有至少4成以上受訪者認為管理階層會為了財務利益而犧牲誠信,做出不當行為,因此企業需要更努力,為發現不法行為的員工創造安全、能夠「直言不諱」的檢舉文化,以達成受訪者期望並降低不道德行為之風險。

對於近兩年感受到所在企業的檢舉文化有哪些改變?臺灣受訪者認為前三大改變為,員工舉報變的更容易(54%,全球33%),舉報平台允許匿名且使用上更具彈性(36%,全球30%),舉報者受到更多保護以避免被報復(30%,全球24%)。但臺灣受訪者仍表示在舉報時面臨的壓力居高不下(68%,全球54%),這個比例與2022年的調查結果相當(67%);造成舉報壓力的三大主因,依序為顧慮未來職涯發展(57%,全球35%)、擔心個人安全(38%,全球30%)、對同事的忠誠(33%,全球25%)。

朱家德表示,「企業內部的揭弊者保護政策之實施、通訊技術的進步、對檢舉不當行為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代表企業擁有更好的工具來支持對於檢舉感到擔憂的員工。企業必須努力創造直言不諱的文化,讓員工感到安全並相信公司會妥善處理舉報案件,無須擔憂檢舉後可能發生的後果則是企業應持續努力的目標。」

朱家德也分享企業可以維持企業誠信的四種作法:

第ㄧ,自上而下誠信行事。需要從企業高層開始,預防和解決不當行為。企業領導者除了建立報告和調查不當行為事件的機制,還必須支援和追蹤這些機制。企業若想減少說與行為之間的差距,領導者需要誠信行事,同時鼓勵員工遵守誠信。

第二,設計和實施執行策略的結構。沒有結構的策略會限制企業誠信計劃的有效性,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的治理結構。與企業定義的角色和職責一致,透過關鍵績效指標 (KPI) 和關鍵行為指標 (KBI) 建立明確的問責制,提升透明度以建立信任。

第三,加強企業的誠信文化。企業需要認識到誠信是團隊的努力,合規性和完整性標準需要直接嵌入營運和規程中。應將 KPI 和 KBI 納入績效和薪酬,包括獎勵表現誠信員工的薪酬結構。全球一半的受訪者特別提到了懲罰違規行為的員工和高管薪酬結構。指標同樣應該更多地關注對誠信行為的積極強化。

第四,提高誠信相關的認知、培訓和溝通。受訪者表示,提高意識、培訓和溝通,強化合規相關制度,以及改善治理和領導力,是未來兩年他們應對誠信風險的首要任務。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降息2碼就是Fed警告多吃藥! 法人建議:投資人先在場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