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聯昨召開股東會,東聯表示2023年合併營業額為208億元,年減6%,稅後淨利2.7億元,EPS為0.3元。

東聯表示,受到高利率、高通膨、中國疫後經濟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再加上石化產能大增衝擊市場,使得EG的價格疲軟,2023年全球乙二醇年產能高達5800萬噸,但需求僅3400萬噸,全年度EG整體開工率約六成,市場呈現供過於求的情形。國內石化產業也受衝擊,2023年產值為1.6兆元,相較2022年衰退14%。

熱門新聞:中鋼開發極薄板電磁鋼 供貨電動車廠年訂單量達4500公噸

 

 

東聯去年兩岸EG合計生產46萬噸。兩岸環氧乙烷(EO)合計生產33萬噸,年增18%,銷售21萬噸,年增27%。兩岸特用化學品合計生產20萬噸,年增5%;銷售19萬噸,年增3%,但受全球市場不振影響,整體價格下跌,營收及獲利表現有所衰退。氣體事業除氧氣自用外,兩岸氣體產品合計銷售8.4萬噸,年增6%。

另外東聯表示,生產乙醇胺和乙二胺聯產物等優異碳捕捉溶劑,協助客戶進行碳捕捉外,早期已發展碳捕捉再利用(CCU)技術,將製程產生之CO2回收,減少CO2直接排放,不僅精製為超高純度CO2,銷售予工業、食品及電子業者,並加工製成碳酸乙烯酯(EC),供應聚碳酸酯、複合材料、鋰電池電解液等應用;同時積極開發CO2化學品、塑料回收再利用和生物可分解材料等綠色技術與產品。

為因應用電大戶條款,東聯已完成採購10%契約容量綠電;配合特化工場能源需求,重新調整熱、電比例,已規劃建設高效低碳汽電共生裝置,達成排放優化及節電減碳的環保目標。

 

 

針對景氣走勢,東聯董事長徐旭東表示,目前全球景氣不能說好,也不至於很差。除美國活絡,歐洲、非洲景氣也沒衰退,還是正向發展,只是景氣關鍵發動還是要觀察中國大陸,畢竟其經濟體的消費採購與製造能量很大。

對於東聯營運轉型,董事長徐旭東指出,東聯是一家很有趣、充滿挑戰性的公司,一直持續在轉型,這個挑戰也使得東聯花更多精力,持續研發電子化學品、特殊應用材料、綠色產品。

展望未來,東聯總經理蔡錫津表示,將以研發帶動轉型,持續發展電子化學品、特殊應用材料等領域,積極投入探捕捉再利用、低碳製程、塑料回收再利用、生物可分解等綠色產品,同時在製程管理落實循環經濟、能源轉型、低碳生產等,期待2050年達到碳中和永續目標。東聯將以業務導向,提供客戶完整的一站式服務,以落實「綠色、電子、新材料」的方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搶攻汽車商機!高通與Garmin在CES推出新一代數位座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