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喬石化今召開股東會,去年石化業普遍受到中國大陸新增產能過剩、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加劇地緣政治緊張、中美貿易爭端及高通膨、高利率等不利因素所造成的景氣衰退影響,國喬石化去年每股虧損1.59元。股東會今通過不分派股利及董事、員工酬勞,以及通過去年財報並進行獨立董事補選等。

國喬石化分析,目前石化產業的營運環境仍有壓力,但下游買氣已然浮現。產品方面,旗下產創中心正在開發高性能、高強度特種尼龍工程塑膠及與國際大廠共同開發生物基產品;業務方面,國喬石化正積極拓展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等東南亞新興市場;加上即將進入SM、ABS等石化產品的需求旺季,今年度整體營運有望回穩加溫。

熱門新聞:台股4月高檔震盪 影響國銀獲利三支柱均較3月下滑

 

為貫徹長期多元佈局策略,國喬石化主動開創低碳碳三產業鏈,優化成本、效率、品質及工藝。代表國喬石化跨足低碳碳三產業鏈的泉州國亨,具備三大特點,包括建廠時採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引進最新世代的PDH及PP工藝製程,為目前全球最先進工業技術;其次,所有製程透過中控室的分散式控制系統(DCS),使用電腦化自動控制,只需少數人力便可監控整個廠區;再則,製程導入AI模擬系統,透過大數據蒐集優化製程操作。

國喬石化表示,泉州國亨年產能可達到66萬噸丙烯,以及45萬噸高值化聚丙烯(PP),未來計劃投入聚丙烯高端複合材,跨足醫療、半導體晶片、電動車等全新領域,商轉後市場前景可期。

泉州國亨第一期總投資額達新台幣290億元,廠區位於泉州泉港石化園區,佔地800畝,是福建十四五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規劃的重點項目,為福建近三年來最大台資項目。總承包商為國內第一大國際級統包工程公司中鼎集團;建廠時即備受關注,雖歷經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困難及挑戰,仍穩定推進,目前上游廠PDH已做最後開俥投料,PP廠也於今年4月底進料,首批PP產品順利產出,陸續送交客戶品質認證且獲客戶肯定。

國喬石化表示設立泉州國亨,代表該公司跨足以丙烯為核心的「碳三產業鏈」的新里程碑。丙烯系列產品應用廣泛,製造過程對環境更友善,不只泉州國亨往下延伸,園區也有不少重量級的下游廠商陸續試車投產,碳三產業鏈聚落已然形成。

面對石化產業鏈板塊位移,國喬石化除固守目前核心本業的競爭力,聚焦在SM、ABS、氫氣和尼龍66等主力基本盤,另主動開創低碳碳三產業鏈,泉州國亨更進一步挑戰達成滿負荷生產及商轉目標。

另外國喬石化持續積極投入高功能尼龍纖維及生物基尼龍與PP工程塑膠等高值化產品的多元開發,積極尋找跨領域的產業發展,不只要搭上這波AI及半導體產業的列車,如半導體電子化學品及材料,國喬石化也將持續追求永續發展及淨零碳排目標,投入更多的資源及與國內外各大研究機構合作,尋求國外標竿產業共同合作開發生質原料、綠色低碳及再生回收的產品,促使國喬石化邁向下一個永續綠色的五十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LINE新增可疑語音查證功能 這些主題假訊息最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