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東今天出席遠見高峰會專題論壇,以「逆全球化˙企業全球布局新思維」為主題,與其他專家一起分享看法。
他指出,世界局勢正在改變,本來只要產品做得好、做得便宜、技術夠水準,就能賣到全世界,現在不是這樣,必須有一定比例在當地市場生產,這是很大的挑戰。
徐旭東表示,遠東集團曾在美國購買工廠改造,與當地員工開會時,發現必須管理多達19個合約,乍看需要一段時間釐清,為此遠東集團派出123名員工到美國,只花3個多月就讓工廠開始運作,證明「人力管理」很重要。
他直言,台灣員工吃苦吃慣了,可以從早做到晚;企業如果想要達成全球化,必須訓練出夠水準的人員。
出席同一場專題論壇的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表示,在產品全球化思維下,每個零件交給專家做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到成本最低的國家生產最合理。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初競選時,挑起美中貿易戰,是為了政治利益,意外發現中國半導體發展很落後,再扣上國安的大帽子,更容易打美中貿易戰。
楊應超認為,往後全球科技將走向兩個系統,以美國或中國為中心,從商業角度看,全球化是成本最低、最好的方法,然而就投資角度,千萬不能選邊站,兩邊都要交朋友,才能掌握不同的商機。
楊應超說,台灣企業先前到中國發展都非常順利,因為同文同種,方便溝通;不過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赴美設廠就踢到鐵板,文化差異是最大問題,例如美國人不太願意加班,「台積電把鳳凰城當成新竹科學園區,是不行的」。(中央社)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本週成交額達1.8兆 投資者情緒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