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晚間,郭台銘和⾺⾥蘭⼤學⼯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推進⼯業 AI(Industrial AI)領域合作。這是郭台銘此⾏推進台美「三個AI (Industrial AI、Healthcare AI 、Society AI)」領域合作的關鍵第⼀步。 

郭台銘有近50年經商經驗,累計與世界科技領袖共同打拚的豐富實戰經驗;並且在全球超過30個經濟發達的國家與地區設廠,及早因應數位轉型,建⽴具有韌性的⼯業⼈⼯智慧系統,亦成⽴基⾦會,致⼒於預防與治療癌症。⾯對當前的經濟發展困境、科技快速迭代,與世界局勢的不確定因素,冀望以此為契機,挾豐富的經驗與關係網,推進台美「三個AI」合作,探詢更多前研科技發展的可能性,造福社會,幫助經濟發展。 

美東時間28⽇上午10點,郭台銘與⾺⾥蘭⼤學⼯學院院⾧Graham Jr. 、 Samuel和台灣學⽣會代表⾒⾯後,晚間6點和⾺⾥蘭⼤學校⾧Darryll J. Pines⼀ 同出席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和召開會議,擴⼤雙⽅Industrial AI領域的技術合作與夥伴關係。 

郭台銘在會中表⽰:「供應鏈的數位轉型和永續碳排,是當今全球關注的 議題,⼯業AI技術的導⼊,能讓企業有充⾜的資訊和彈性,⾯對⾵險快速應變;⽽台灣做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供應夥伴,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議 題!」 

在同⽇下午2點半,與布魯⾦斯學會⾼級研究員Michael E. O'Hanlon的會晤中,針對近年國際情勢發展,包括區域衝突、氣候變遷治理,以及政府治理 發展等議題,討論產業發展所⾯臨的發展⾵險及可能的解決契機。

郭台銘表⽰:「每⼀個環節,都是永續發展的關鍵,經濟成⾧和永續發 展,不應該只是⼝號,更重要的是,堅持原則、理念,並且有意志貫徹執⾏,該堅持的、就要有所堅持,才能帶給社會真正發展的動⼒。」 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台灣必須更積極、主動塑造我們的未來。

郭台銘是經驗豐富的經濟實幹家,也是技術的先⾏者。 此次「科技經濟開拓之旅」,旨在建構台美合作策略、強化台灣與世界經濟合 作的可能性。其中,透過與美國學術機構、智庫、企業建⽴更緊密的技術合作 與夥伴關係,包括關鍵的「三個AI」領域合作,將進⼀步為台美交流拓寬渠道,提供更厚實的保障。 

加深第⼀步台美Industrial AI合作後,郭台銘受邀⾄⾺⾥蘭州⾼爾夫俱樂部,參加華府地區「⽟⼭科技協會」晚宴,與產業界、學術界代表交流。「⽟⼭協會」當初由郭台銘共同創⽴,如今來美座談「就像回家⼀樣」,希望以⾃⼰近50年的創業經驗,帶領更多⼈,從創業者的⾓度認識台灣。 「⽟⼭」之名,當初是他的點⼦,⼀⽅⾯為避免受到政治⼲擾、另⼀⽅⾯也能代表台灣。 

晚宴上,郭台銘指出,⽬前中、美的緊張關係,讓全球化的局⾯出現變化,甚至有「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趨勢,因此,在他退休的這幾年,積極整合資源和⼈脈,為台灣產業開闢新的可能性,並且優化發展環境。台灣能做的不只有半導體,應該可以有更多的產業加⼊,「提⾼全球的適應⼒」。 

郭台銘以「⼤健康產業」為例指出,台灣擁有世界頂尖的醫療⼈才、技術及健 保制度等,為了要放⼤並且匯集台灣的優勢,⾃⼰曾積極投⼊包括台⼤癌醫⼤樓的興建等,起⼼動念旨在希望強化台灣在國際產業的多元性和彈性,讓台灣在國際上的發展更有韌性;⽽這樣的趨勢,才是台灣應該要邁進的⽅向。 

⾯對與會代表的提問:「台灣領導⼈應該要具備什麼特質?」郭台銘引⽤《道德經》指出:「天之道,不爭⽽善勝;⼈之道,為⽽不爭!」無論誰當家,⾝為台灣的領袖,應該要以德服⼈,這才是韌性的最佳展現。

郭台銘與馬里蘭大學工學院創意工廠合影。郭辦提供
郭台銘與馬里蘭大學工學院創意工廠合影。郭辦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黃仁勳演講|輝達推出下一代AI晶片架構Rubin 預計2026年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