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指出,台積電擴大海外投資佈局,一方面是接近巿場,就近服務客戶,另一方面,由於投資規模很大,加上先進製程技術複雜,不得不派出一批種子部隊協助,以確保新廠有效運作。

施振榮更說:「Acer沒有台灣,就不叫Acer。」就是因為在台灣,Acer品牌才有特殊的意義。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台商海外佈局是「去台化」,其實反而是台灣國力的延伸,只有透過企業,台灣也才能有機會擴大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

施振榮分析,台灣在資通訊產業領域規模較大的企業,在全球佈局下,都是海外製造據點的規模遠大於在台灣的製造規模,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研製服務。不過製造據點雖然佈局全球,但研發、訂單、財務、指揮系統都是掌控在台灣總部。

他以宏碁為例,宏碁國際化的發展是從王道思維出發,考慮與在地夥伴攜手共創價值,同時兼顧利害相關者的相對利益平衡,所以當年宏碁國際化的策略就是「全球品牌、結合地緣」,與當地企業共創價值;而「主從架構」的策略就是讓各子公司能獨立運作並上巿,且建立起相對利益平衡的機制。

施振榮表示,此外當年宏碁的「速食產銷模式」,則是把在台灣附加價值相對較低的製造,移到海外,主動產業空洞化,讓台灣更有競爭力,雖然外界會有「去台化」的顧慮。當時宏碁在海外設立了42個電腦裝配據點,以貼近巿場,也提高國際競爭力。

他並指出,在90年代,由於台灣製造人力不足,許多廠商展開全球佈局。當年宏碁也配合政策的南向政策,宏碁的製造據點國際化最早就由馬來西亞及菲律賓開始。後來隨著台商供應鏈的發展,也借重台商的大陸製造據點服務全球,如今台商更已朝越南、印度等地發展,台商主要是考量「量」與「價」的競爭力。

施振榮說,宏碁在國際化的過程,宏碁的人事、財務、法務、品牌,都是由台灣總部中央集權,並和海外當地合作夥伴建立一個相對利益平衡的機制。 

宏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員工都是海外的員工,國際化就是要借重當地優秀的人才,共創價值。而且海外的高級主管在拿到公司的分紅後,也會買公司的股票,與公司的利益相結合。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