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IBM推出個人電腦,開啟資訊時代,個人電腦引領科技的進步,同時也使用大量的記憶體,個人電腦成為DRAM最大的市場。

IBM個人電腦推出前,美國蘋果電腦公司的Apple II微電腦,已經風靡全球。許多公司紛紛推出微電腦,個人用、辦公室用的微電腦,成為當時的熱門產品,IBM 推出個人電腦後,確立產業標準,奠定龐大個人產業的基石。

台灣在個人電腦誕生時代之前,就已進入微電腦零組件及週邊設備的生產
,IBM PC推出後,台灣廠商領先群倫,率先開發生產個人電腦零組件及相關產品。台廠在個人電腦的供應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主機板、電源供應器、板卡等,到整機組裝,皆由台灣廠商掌握。

台灣在個人電腦產業的下游,縱橫全球所向無敵,可惜的上游元件,大部分皆仰賴美、日、韓的供應。尤其是被稱為「電子產業之米」的DRAM,皆握在外國廠商之手,每逢供不應求的期間,台廠只有任由國外供應商的予取予求,苦不堪言。

1985年美國美光科技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控告日本東芝、富士通、日立等公司,傾銷DRAM,迫使日本公司自我限制DRAM出口數量,造成DRAM缺貨,現貨市場價格暴漲。

台灣廠商苦不堪言,到處尋找DRAM供應來源。此時美國矽谷某些DRAM設計新創公司,成為台灣不少廠商注目的焦點,尤其是華人創立的公司。華智公司擁有DRAM設計的技術,並且成功透過日、韓的晶圓廠代工生產DRAM。當時儘管華智的DRAM產量很小,價格不菲,不過在缺貨嚴重,苦無貨源的台灣廠商眼中,華智的DRAM成了熱門產品。

強大的需求是創造生產事業的動能,當時台灣最大個人電腦廠商宏碁電腦,為了掌握DRAM供應來源,1989年宏碁電腦與美國德國儀器(TI)合資成立德碁半導體公司,投資新台幣31億元,興建6吋晶圓廠,生產1M DRAM,成為台灣第一家專業DRAM廠。

德碁半導體6吋廠量產後,趕上一波當時的DRAM景氣行情,因此獲利颇豐,於是繼續投資興建8吋廠。可惜的是1996年,二廠(8吋廠)完工後,DRAM陷入不景氣,德碁半導體年年虧損,1997年創下台灣單一公司虧損最高記錄。

同期間,德碁半導體的技術來源,德州儀器也不堪DRAM事業的虧損,將DRAM業務賣給美光科技。之後,德碁半導體結束與德州儀器的合作,2000年德碁半導體出售給台積電,終結宏碁電腦11年的「DRAM大冒險」。

1990年,工研院接受政府委託執行「次微米電子製程發展計畫」,延攬很多在美國業界工作的專才,返台參與。1994年年底,政府為落實「次微米計畫」,選定由台積電主導,投資180億元,成立「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由於「次微米計畫」已有1座8吋廠,並且也已開發出DRAM製程技術,因此可立即進入量產。「世界先進」成為台灣第一家擁有自己DRAM技術的公司。

台積電占世界先進30%股份,主導世界先進的業務,主要管理階層皆由台積電指派。世界先進開始量產時,曾趕上DRAM的一波景氣行情,不過為時不長。之後即陷入DRAM景氣循環的泥沼,從1994年到2003年間,世界先進僅有3年獲利,2003年世界先進嚴重虧損,累計虧損高達194億元,只好放棄DRAM業務,轉型晶圓代工。

華智公司於1991年與茂矽合併,茂矽原為SRAM的IC設計公司與華智合併後,將主力放在DRAM,並且籌資興建晶圓廠。1994年茂矽在新竹科學園區的6吋廠開始量產,1996年茂矽與德國西門子合資成立茂德科技公司,合資興建8吋廠,採用西門子提供的製程生產DRAM。

1998年由於產業不景氣,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從集團分離出來,成立了英飛凌,茂德合資的對象轉成英飛凌。

2001年茂矽大虧,因此大量質押茂德股票,引發英飛凌不滿。2002年10月,英飛凌突然與茂矽中斷合資關係,終止技術授權合約,茂德先後轉向與爾必達、海力士合作。之後茂德虧損不斷,2012年宣告破產。

力捷電腦在掃瞄器市場成功後,黃崇仁董事長積極籌劃DRAM事業,黃董是非常聰明的人,他透過與多家DRAM廠商洽談合作的過程,累積很多DRAM的市場、技術資訊,讓他成為「DRAM達人」,成為他日後能達成與三菱電機合作的籌碼之一。

黃董取得三菱電機的授權合作後,成立力晶半導體,1996年力晶第一座8吋廠落成量產,生產16M DRAM。力晶這座8吋廠與三菱電機在日本熊本的8吋廠是「孿生版」,工廠的佈置,設備的擺設位置完全相同。令三菱電機驚訝的是,力晶的良率非常好,甚至超越日本廠。

2000年力晶宣布投資興建12吋廠,2002年12吋廠完工,可惜DRAM市場不佳。2003年力晶又開始興建第二座12吋廠,2004年力晶12吋廠發揮效益,256M SDRAM生產成本降到3美元以下,使當年獲利高達165.5億元。

可惜的是力晶無法在DRAM不景氣的循環中挺住,技術授權來源由三菱電機轉為爾必達(三菱電機DRAM業務併入爾必達)。

2008年台灣的力晶虧損565億元,茂德虧損361億元,加上南亞科、華亞科及華邦5家台灣DRAM廠,總共虧損1592億元。不僅台灣DRAM廠虧損,日本的爾必達,美國的美光及韓國的海力士亦是大幅虧損,全球DRAM產業一片哀鴻遍野。

2009年德國DRAM大廠奇夢達(由英飛凌分割出來)宣告破產保護。日本爾必達於2012年2月底也宣告破產保護。在爾必達退出DRAM產業後,力晶也只好淡出DRAM,轉進晶圓代工。

台灣由原本沒有DRAM產業,到,2008年台灣DRAM廠合計的全球市占率高達23.2%。不過原本有德碁、茂矽、茂德、世界先進、力晶、南亞科、華亞科等7家專業DRAM公司,到目前僅剩南亞科一家專業DRAM廠。

由於篇幅所限,南亞科、華亞科,及其他無晶圓廠DRAM公司,以後再談。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業者提供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