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指出,由投資、技術與創造就業三個關鍵因素來看,大舉東進使台灣的訂單增加是加分,但核心技術保護與創造就業則是失分。從整體的經濟發展考量,台灣需要全球市場,只要做好配套措施,台灣也不必害怕面對可能的「供應鏈去台化」,但關鍵在於當台灣先進科技產業大舉「東進」,對台灣長期經濟發展是否達國家安全層級,的確值得產官學一起思考。
客觀分析科技產業大舉東進的得失,不能只是單從各企業的投資布局及收益來看,還要看投資金額大小、對產業供應鏈層面的影響,最後要看對台灣創造就業的影響。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至今年10月東進投資已合計高達80.99億美元,大概占台灣相同時間對外投資金額538.81億美元(不含對中國投資)的9.66%,約占1/10,已有一定的投資影響力。
若再比較美中貿易戰前5年(2017~2013年),對美國的投資金額成長297.20%,顯示台灣對美國的投資呈現快速移動。
繼美國總統拜登將在12/6出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機台移機典禮後,鴻海也宣布位於俄亥俄州的工廠不僅生產電動車,且要規劃「3+3策略產業園區」,以吸引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廠跟進。鴻海很清楚的表示:「電動車組裝廠在哪裡,電池包廠就要在哪裡。」也就是會形成一個電動車供應鏈。
全球第3大矽晶圓製造商環球晶,也在12/1舉行美國德州12吋晶圓廠動土典禮。上市櫃公司包括台達電、和碩、金寶、緯創、英業達、佳世達、光寶科等一線大廠都在今年先後展開新一波東進。大型公司背後的供應鏈是數以百計、千計的台灣供應商,一旦把供應鏈整個移動,台灣的相關技術、人才也勢必會跟著外移。
表面上這些產業與企業供應鏈是進行市場布局,預估合併營收也會成長,獲利也可能增加,對企業和供應鏈來說好像只是換了一個生產基地,並無特別之處。
但可怕的是,除了核心技術外流之外,先進科技製造也無法再為台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新的高階就業機會,也都外移到美國,甚至台灣還可能必須輸出本地的工程師到美國工作。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