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源表示,他2年前退休後,喜歡讀書,讀到一句話「做我所能、做我所愛」, 又聽聞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書賣太少而虧錢,有感於身處科技發達的台灣,人文資源卻被忽略,「科技之島的台灣人人都是神仙,但人心卻是寂寞的」,文明除科技外,心靈更需要人文。

他有感於此,希望透過捐書給台灣反思。只要1本書20個人讀到,5萬本書就有百萬人可讀到了。

近半世紀的歲月,宋恭源躬逢其盛,參與了台灣蛻變為科技島的歷程,但也不免憂心資源太過傾斜於科技技術的投資、經濟利益的追求,輕忽了人文精神、同理心、洞察力等軟實力的積累,才是永續經營、突破創新的根基。

宋恭源決心啟動公益贈書行動,期待青年世代善用 科技思維的同時,也能透過閱讀,涵養人文心,追求個人與更大群體之間的共創、共榮與共好。

「光」是宋恭源生命中的重要元素。光寶科技以LED技術為發展基底,為人類生活創造了光源新選擇。在創業、經營的過程中,閱讀典範人物傳記、書籍,則讓宋恭源看見心中的光, 讓他在探索未知疆域的過程中,始終堅定信念,在事業上一次又一次締造新局。

期待智慧的火炬,可以代代相傳,亦是宋恭源將公益贈書計畫定名為「點亮閱讀之光」的主因。宋恭源從自己閱讀過的書單中,跨6家出版公司、挑選11種書目,公益購買各4500冊,總計49500冊的書,將捐贈至1500個年輕人可以接觸到的場域,包含大專院校、公共圖書 館,部份更將直接送給正在創業的團隊、科技產業同業,期待青年世代能和年輕的宋恭源一樣,從閱讀中找到直面挑戰的勇氣。

11種書目,有充滿雋永價值的松下幸之助、王永慶專書,有充滿人文精神、最近甫辭世的稻盛和夫最後著作,並納入比爾蓋茲揭示氣候危機的新書。林懷民、嚴長壽、張孝威的作品都入選其中,這三位更聯袂出席今天上午「宋恭源 點亮閱讀之光媒體茶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