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將流量變現金的潘杰賢暢談新媒體的發展藍圖,他相當有自信新平台「一年內可以賺錢」。

潘杰賢在8月30日親自召開記者會強調,全新創立的《壹蘋新聞網》將堅守完全不用《台蘋》品牌、不用其網址、完全不接觸個資數據、完全不使用其資產、他完全不介入新聞,以及絕對遵守台灣法律的「五不一絕對」原則。

38歲的潘杰賢是成功創業家,他回憶,去年11月,第一次被接觸詢問是否有興趣購買《台蘋》資產,當時因為Covid-19疫情趨緩,「我正帶著全家人在國外旅遊,無法深入研究這個案子,直到今年4月從南美回台,才決定評估《台蘋》交易案。」

只是在接觸《台蘋》交易案短短4個多月期間,卻讓他感到受前所未有的複雜度,「應該是我過去10年來複雜度最高的案子。」潘杰賢說,原規劃以15億台幣購買黃浩宣稱擁有的台蘋資產,但媒體報導,台灣政府不認同黃浩以債作股交易《台蘋》的合法性,讓整個交易案陷入僵局。

6月中旬媒體陸續報導,社會、民眾團體對於《台蘋》交易案出現許多莫名其妙的指控與汙衊。潘杰賢坦言:「我沒有政治立場、也不太注意選舉新聞,只是單純從商業角度思考,我當時完全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些質疑?」

因為交易案被抹黑是中資,讓他頗為無奈,潘說,「我擅長的就是流量變現,擅長的就是媒體娛樂社交,這也是我考慮買《台蘋》資產的初衷,單純從商業角度出發的一個初衷。」

因為交易案遲無進展,《台蘋》又因資金即將用罄,8月31日大量解雇所有員工,想到這麼多員工即將失業,讓潘杰賢相當不捨,「我心中有一種不能不做的決心,不然員工在8月31日之後該怎麼辦?我要把心中這根刺拿掉,給員工一個交代。」

潘杰賢說,即使在過去幾個月艱困環境下,《台蘋》流量仍是前幾名,非常珍貴,交易案不成很可惜,大裁員更可惜。因此2周前龍丞創意決定新聘《台蘋》大部分員工加入公司,9月1日《壹蘋新聞網》正式上線,未來都是原汁原味《台蘋》員工的創作內容。

因為《壹蘋新聞網》是一切從零重新開始,潘杰賢說團隊評估,1個月虧損可能達3~4000萬,1年估計燒3~4億的資金,即使這樣,潘杰賢還是決定冒險,「如果我沒打過這場仗就退出,那我永遠都會後悔,就算死了也打過一場……我今天身為一個創業家,能夠有一絲毫的力量去保護《台蘋》的精神,就算失敗,還是應該去做。」

在潘杰賢心中,《台蘋》是有價值的品牌,至於《壹蘋新聞網》會保留與《台蘋》一樣的精神、一樣的寫法、一樣的知識,只是換了一個新平台,就是要延續《台蘋》的影響力。他有信心《壹蘋新聞網》可以重新獲得80~90%原《台蘋》流量,打入前十大媒體平台,他的目標是1年後流量一定是前幾大,而且是一間賺錢的公司。

因為過去10年,潘杰賢做的就是流量的生意,不論是社交軟體、直播或Podcast,都是將用戶流量變成付費的商業模式。「我可以把這種生意變現,今天我從零開始,我也有百分百的信心。」

他表示,以簡單的數學邏輯就知道如何將流量變現,不需要只依賴傳統廣告,可以發展的商業模式很多,衝刺流量對他來說反而是最容易的事,未來的新媒體要流量可用很多方式,「比如砸錢買廣告、買活動行銷、不同行銷合作、多串文章等不同模式。」

潘杰賢說,「我身為台灣女婿與兩個台灣囝仔的爸爸,2013年起在台灣創業,成功經營拍拖、17 Live、SoundOn聲浪等公司,投資數家有潛力的台灣新創,並成功將多家公司從嚴重虧損變成非常賺錢的公司,找到好標的把媒體流量變現是我的專長。」

他舉17直播為例,「17 Live原本1個月營收600萬台幣,交友平台拍拖(Paktor)1000多萬,合併後去年每月營收已突破15億台幣,相當於5年內業績翻了70~80倍。」對於《壹蘋新聞網》未來可以賺錢也充滿信心。

《壹蘋新聞網》上線後,潘杰賢將親自督軍,即使從零開始也不怕,如同他所說的,新平台的底氣還是新聞,延續《台蘋》的精神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