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芬早在2001年息影去美國前,就接觸佛法,當時她陪著有家庭煩惱的朋友到花蓮慈濟去找師傅開示、慢慢接受心靈薰陶。師傅的慈悲、讓身處演藝圈花花世界的她有所頓悟,「為什麼要紅塵滾滾?灰塵這麼多。」

陸小芬過往面對衝突都不回應,累積精神壓力、身體出狀況。彭欣偉攝
陸小芬過往面對衝突都不回應,累積精神壓力、身體出狀況。彭欣偉攝

的確,陸小芬在演藝圈打滾的前20年,幾乎每年都有作品、同時也拍攝電視劇,她坦言演戲演久了在同一個環境一定會倦怠,加上當時還年輕,處理事情沒經驗不夠圓融。

她雖不與人起衝突,但面對爭議她也不回應、只往肚裡吞,「像我們傳統教育都教我們要忍住,我拍戲到現在沒吵過架,我對所有事情都不會回應、不會當面起衝突,所以精神壓力大啊。」 因此她離開演藝圈,赴美進修,接觸佛學。

陸小芬認為人的生命本質很純樸。彭欣偉攝
陸小芬認為人的生命本質很純樸。彭欣偉攝

在陸小芬頓悟的佛學世界觀,人的生命本質很純樸、本來無一物,「師父往生前,來去自如。」但在凡塵造下的業,她已經來不及修正,「這沒有辦法,要如何淡化、淨化?只能不要再造業,思維導向正的,一念善心、口出蓮花,不要有惡言惡語。」

陸小芬飾演江柑師姐。大愛提供
陸小芬飾演江柑師姐。大愛提供

陸小芬很敬仰飾演的江柑師姐擁有大愛,她所成立的「三重新芽課輔班」幫助無數來自破碎家庭或遭受家暴、貧困的孩子,「江柑師姑接住這些小朋友,讓他們有機會看到希望,不放棄自己。」

陸小芬認為戲裡的孩子都是她的老師。彭欣偉攝
陸小芬認為戲裡的孩子都是她的老師。彭欣偉攝

不過第一次接觸這些孩子真人真事的故事,她很驚訝,「真的有這樣的小孩嗎?」到了實地環境拍攝,才讓她正視社會沒被看見的陰暗面、自我反省,「社會上普遍比這些陰暗面好太多,現在常常聽到抱怨聲音,應該要消聲,因為抱怨、不滿只會走下去。」

陸小芬面對爸爸死亡反而平靜沒有哭泣。彭欣偉攝
陸小芬面對爸爸死亡反而平靜沒有哭泣。彭欣偉攝

戲裡江柑師姐看見哭泣的孩子,總會溫柔安慰「我用珍珠跟你交換眼淚」。陸小芬說身為人不可能不掉淚,自己面對生活、工作上的枝節也會在夜晚掉淚,只是不讓人看見。不過面對爸爸的死亡,她卻平靜、法喜,完全沒有嚎啕大哭,「對亡者千萬不要痛哭,這樣不是幫助,是阻礙他,要莊嚴檢點。」

陸小芬為爸爸誦經8小時。彭欣偉攝
陸小芬為爸爸誦經8小時。彭欣偉攝

陸小芬爸爸離世正處疫情,舉辦公祭得控制人流且大家都害怕傳染,所以爸爸的後事沒有鋪張的大場面,反而陸小芬邀來師姐、師兄連續8小時為爸爸誦經迴向、佈施,「沒有語言,只有誦經,覺得法喜,不用不捨,我們必須要面對死亡、然後祝福。」  

大愛劇《接住流星的人》十月二十三日起周一至周五晚間八點,大愛電視首播,YouTube頻道「大愛劇場 DaAiDrama」同步播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2億陶朱隱園買家不是黃立成!他出聲駁斥「買三小旋轉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