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客.好滋味》首季以共通食材為切口,對照不同文化脈絡,例如客家「粢粑」與原民小米麻糬的作法與意義、檳榔在客庄的經濟記憶與在部落祭儀中的神聖性,甚至米酒在祭祀與日常間的角色變化,也澄清「原住民愛喝酒」的刻板印象。
新一季更走進古道,從東勢、美濃到南庄踏查「隘勇線」,並請台博館研究員解說,直面被切割、被孤立的血腥歷史。謝國玄說:「我們一面聽耆老、一面自我反省,過往客家人自豪的『開山打林』,在原住民的視角,可能就是血淚的侵略史。」
若用一道菜形容族群共融,謝國玄選「粢粑」:「米經過反覆搥打、揉合,才成為一團;就像台灣族群,被磨出黏著度與可塑性。」至於衝金鐘的小小儀式感?他笑答:「上一回把頭髮染黑,這次換個顏色吧!帥不帥不知道,但心情會很好。」《原客.好滋味》持續以聲音端出台灣最接地氣、也最有溫度的跨族群餐桌,讓彼此理解成為日常。


透明系女聲asmi首來台嗨學「哩厚」!想騎YouBike、去動物園看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