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透露錄《中文怪物》的祕辛,靈感出自《黑白大廚》,最早節目名稱想叫《黑白耳》,想把他頻道「外國人聽台灣廣告中文猜什麼意思」單元擴大來做,以外國人和台灣人一起比賽,台灣人叫白耳,外國人就叫黑耳,後來改成只有外國人參與,他本來設定預算是100萬元,最後一再超支到500萬,讓他壓力很大。
最早節目構想在去年8、9月,當時設定就是100個人,本來想說他在社交平台貼出找人訊息就OK,但沒他想得容易,最後團隊去各個外國人在台灣的臉書社團招募,光找參賽者就花了快8個月,其中95%參賽者,他都事先面談過,了解對方的人生故事,做為設計節目環節的參考,如誰是感動的part,誰可能偏反派。但到錄影時還是出現很多狀況,有人臨時有事不能來,又連忙找他都不認識的外國人替補。
節目構想是越來越複雜,找100名參賽者要用什麼答題,所以又花錢買了一堆平板,過關後參賽者要到哪裡,只好又建了過關平台,遊戲如果只有一個類型會很無趣,酷的團隊就去設計各種比賽模式,為了答題,他們還請了工程師設計專用APP,但要錄影時前一天工程師在國外,他們才發現,因為省錢買的是舊款平板,APP無法更新,一度要考慮是不是改用紙筆,大家又累又崩潰,最後採一個一個平板灌進去,酷想叫同事去休息,他一個人弄,又怕時間來不及,但最後老天也幫他們,程式後來跑得很快,他們還是趕上了。
至於淹水狀況,是錄到第2天時,台北下暴雨,企劃阿毛很擔心錄影場地會淹水,巡視發現放很多昂貴設備的控台大漏水,水一直湧入,那個星期平均睡3個小時的他們再次崩潰,還好後來雨停了,製片組也把東西搬開得差不多,沒有造成太大損失。
酷深切檢討自己,覺得很挫折,無法做好一個導演,沒有辦法hold住場子,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分割畫面,第一次跟美術組合作,他不知道要找誰溝通,他一直在控台與錄影場地跑來跑去解決問題,攝影師一直穿幫,但他也因此學了很多經驗,之後有下一次機會能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