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引用不具名的殯葬業者說法,稱骨灰埋在土裡會和雨中的酸結合,變成固體的碳酸鈣結塊,所以為了讓樹葬的土地可以重複利用,2年後仍要再將骨灰挖起來,丟進焚化爐燒掉。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10日出面駁斥,並說明環保葬的骨灰是經火化後再研磨,以更小的分子狀態埋入土壤或拋灑於海中,透過自然的生物分解作用,讓骨灰中的礦物質逐步融入土壤,最終與自然合而為一。
此外,殯葬處指出,台北市內有富德公墓詠愛園、落羽之丘兩大樹葬園區,皆劃分不同區域輪流使用,單一區域滿葬時就會進入約2年的養護期,每個月定期噴灑溶磷菌、覆蓋培養土以幫助骨灰分解,絕對不可能、也不需要將已下葬的骨灰再挖出。
殯葬處強調,環保葬是將往生者骨灰以更自然、簡樸的方式回歸大地,台北市從民國92年開始試辦以來,已服務近6.4萬名先行者,近幾年每月約受理800件申請。
延伸閱讀:大S猝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
挑戰10.8億頭獎彩金! 2/10威力彩獎號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