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育忠醫師解釋,並非所有癌症都具有高致死率。例如,肺癌和乳癌的致死率並不比胰臟癌高,但罹癌人數多,死亡人數也相對較高。以聯安統計為例,112年受檢者癌症發生率前三名為肺癌、乳癌和甲狀腺癌,但大多為初期病例,這顯示定期健檢和及早篩檢的重要性。及早篩檢能夠幫助早期癌症發現,大大提升存活率。研究指出,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國人女性肺癌死亡率增加16%,顯示國人女性對於肺癌的高敏感度。



衛福部預估,未來幾年肺癌發生率仍會居高不下。洪醫師表示,隨著及早篩檢和早期治療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在0期或1期被發現。低輻射電腦斷層攝影的推廣,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但也使得肺癌發生率因篩檢率提高而上升。大腸癌(結腸或直腸癌)連續15年位居發生率第一位,但大腸鏡及無痛大腸鏡的普及,使得相關病灶如大腸息肉能夠及早處理,減少了大腸癌的發生率。

此外,肝癌患者多集中在50至60歲的民眾。洪育忠醫師提到,由於自民國75年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加上C型肝炎已有可幾乎治癒的藥物,現在的青壯年族群較少出現肝癌。然而,有家族史及B、C型肝炎者,及喝酒應酬習慣者仍需定期篩檢。乳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基因與高脂肪飲食、環境荷爾蒙的影響是致使乳癌發生的關鍵因素。洪醫師建議,女性朋友應定期接受3D乳房攝影,及早偵測和治療以提高存活率。

完整的健康檢查有助於釐清罹癌的潛在風險。洪育忠醫師強調,計畫性的、定期的健康檢查已成功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生,同時也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民眾可以透過與醫護團隊的溝通,從家族史、飲食及生活習慣中發現可能的危險因子。如果無法判斷,應先做一套完整的健康檢查,再根據身體狀況擬定進一步的篩檢計畫,以降低罹癌風險。預防癌症的發生,除了定期篩檢,改善飲食及生活方式、環境也是重要的因素。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獄友幫入珠6顆「比較好嚇妹子」 1人拉皮、1人戳洞!竟還沒打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