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結構顯示,高階的iPhone 16 Pro系列貢獻近六成銷量,成為蘋果的營收支柱;不過排行榜前十名仍以128GB、256GB為主,顯示消費者偏好入手門檻較低的容量選擇。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6 Plus銷量回升,價格優勢加上大螢幕體驗逐漸獲得市場認可,但蘋果下一步將以iPhone 17 Air取代Plus系列,主打「輕薄大螢幕」策略,鎖定追求大螢幕卻不需頂規效能的用戶。
原本被視為弱勢的iPhone 16e也成黑馬,根據傑昇通信資料顯示,三款容量全數擠進前15名,其中128GB機型空機價僅18,990元,成為市面最便宜iPhone,吸引大批預算型消費者。這顯示蘋果的產品線已更清晰:高階由Pro主導,入門與大眾市場則由標準版與Air負責。
至於舊機表現,iPhone 15(128GB)跌幅達 21%,雖逐步退場,但因售價落在兩萬初頭,加上規格優於 16e,銷量在今年前半段仍爆發;而「一代神機」iPhone 13(128GB)即便跌幅 18%、價差逾 4,000 元,在實體通路幾近完售,依舊擠進前15名,讓「買單不買雙」的都市傳說再度應驗。市場也因此更加期待,iPhone 17系列是否能帶來真正的升級,打敗價格誘惑。


樂天Kobo歡慶9週年 電子書限時優惠 Originals繁中獨家首度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