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發部建置的《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統計,自2024年9月30日平台上線以來,截至今年8月9日,已接獲263,722件通報訊息,其中143,446件經分案確認為詐騙,已依《打詐專法》通報Meta、Google、LINE、TikTok等平台要求下架。本週(8月3日至8月9日)則新增4,502件通報,其中1,357件確定為詐騙案件,雖然較上週下降52.83%,但平台別來看,詐騙訊息仍以Meta為大宗,占比高達83.68%,LINE占2.06%,TikTok占2.43%,Google則為0件。

從詐騙手法來看,仍以「產品服務」為主,包括假冒辦貸款、LINE客服諮詢等情境,占比26.09%;其次是冒充身分詐騙,占比25.74%;第三則是愛情交友詐騙,占19.53%。尤其是假借提供低門檻貸款名義,強調即使信用不良、無保人也能核貸的關鍵字如「低門檻」、「申貸」、「過件」,都是詐團常用話術,誘導民眾加入假LINE帳號或群組,進一步詐取資料與金錢。

推薦新聞:「普發1萬元」還不能領 詐團用「中央存保」假網站誘民眾填信用卡號

 

除了針對民眾的詐騙連環計,數發部也揭露本週出現冒用LaPO購物平台的假網站,誘導用戶輸入信用卡資料與個資。這類釣魚網站常見特徵包括使用簡體字、無公司名稱或地址、強調免運與貨到付款等,建議消費者有疑慮時可至LaPO官方網站核對查詢。

另值得注意的是,本週熱點詐騙廣告中被盜用名人的還包括邱正宏、許藍方、賴憲政、吳明珠與黃清照等,呼籲民眾對任何名人代言的理財產品或醫療諮詢都應提高警覺。

數發部強調,詐騙防堵是好人與壞人之間的持續攻防,政府與民眾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夥伴,會持續透過跨域合作與民間防詐機構AI技術,即時通報、加快下架詐騙資訊。民眾可多加善用《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APP查詢可疑訊息,或前往官方「斥詐人生」防詐工具箱專區(https://moda.gov.tw/ADI/antifraud/af-toolbox/1633)學習辨識詐騙的實用技巧。看到「保證核貸」「名人代言」「補助申請」「低價下殺」等字眼時,記得提醒自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連資料都不該輕易交出去」。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我爸副市長」打父輩旗號吸金 「政二代」顏大鈞涉詐遭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