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岡站採用由Panasonic Connect開發的新型驗票閘門,外觀與一般自動驗票機相似,但內部搭載四組攝影鏡頭,可同時從正面與上方擷取影像。系統在距離約1.5公尺時開始比對臉部特徵,平均辨識速度僅約0.3秒,並結合紅外線與可見光雙模組,確保在夜間或逆光等環境下也能正常運作。
新潟站則安裝由NEC提供的改裝型閘門,主要用於測試辨識精度與不同環境的適應性。兩種設備皆內建安全加密模組,乘客的人臉資料僅儲存在實驗用伺服器中,並於實驗結束後刪除。參與對象為持有Suica FREX或Suica FREX パル新幹線定期票、年滿中學生以上的乘客,需先上網登錄臉部影像與票證資料。
JR東日本強調,這項人臉辨識驗票並非要立即取代現有IC卡系統,而是為驗證辨識率、誤判率與通行效率。若技術成熟,未來將結合Suica ID應用於行李追蹤、電子支付及商店結帳等服務,讓旅客在站內實現「無接觸化」與「自然通行」的智慧體驗。
JR東日本技術部主管恩田義行表示,臉部辨識系統特別適合攜帶行李或推嬰兒車的旅客,可有效減少接觸與排隊時間。他指出,選擇兩家廠商同時參與實驗,是為了測試不同技術與設備類型的表現,也為未來大規模導入做準備。
業界分析認為,JR東日本的行動象徵日本鐵道正式邁入「後Suica時代」,生物特徵將取代票卡成為乘車識別的主流。未來東京、高輪、新宿等主要車站有望陸續導入,打造全程免接觸的智慧通勤新模式,開啟日本鐵道「臉通行」時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普發萬元Top10熱銷榜出爐 冠軍是這款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