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G在2020年成立,是台灣20年來第1個職籃聯盟,首年有4隊參與,但2021年因為有球隊想加入PLG未果,又創立了新聯盟T1,從此台籃進入兩聯盟惡鬥時代。

 

這3年來,兩聯盟最多有12支球隊,為了爭搶球員,被迫開出高薪,雖然讓球員因此賺進大合約,年薪動不動就破300萬台幣,卻苦了球團,在背負巨大球員薪資之下,每隊虧損都逼進上億台幣。

如今PLG和T1兩聯盟的11支球隊決定合併,可望從共同選秀開始,避免在挖角球員的惡性競爭,另外也可望訂立球員和團隊薪資上限,減低球隊經營成本。

不過PLG和T1對立3年來,如今雖然有共識要合併,但合併之後的新聯盟由誰主導?恐還有得吵,也是能否在新球季前完成合併的一大變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周杰倫是「最佳教練」!林書豪稱因他才拿到PLG冠軍 還傳授他這6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