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短蘋|四接環評郭智輝又失言 對環評委員下指導棋太犯規
環境部上週召開「四接」第6次環評初審會議。然而開會前夕,經濟部長郭智輝被媒體曝出在工研院內部會議,公開指責環境部長彭啓明「搞不定環保團體」,甚至受訪時脫口說「這個環評的部分,我想基本上它已經環評過了!」引起環團反彈痛罵郭把彭啟明當成小弟。
環境部上週召開「四接」第6次環評初審會議。然而開會前夕,經濟部長郭智輝被媒體曝出在工研院內部會議,公開指責環境部長彭啓明「搞不定環保團體」,甚至受訪時脫口說「這個環評的部分,我想基本上它已經環評過了!」引起環團反彈痛罵郭把彭啟明當成小弟。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今年全台陸續將開幕的百貨商場就有13家,包含南港三井及信義誠品舊址改成的統一時代二館等,百貨龍頭新光三越今(15日)表示也要加入戰局!於台南原東帝士舊址打造「新光三越小北門店」,預計6月底開幕,將成為全台二小量體的新光三越,並點出新北、桃園都有機會展店。另統計去年整體營業額為956億元,面臨出國潮、缺工及漲電價三大影響,但冠軍館別仍達營收258億元。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9日首度鬆口凍漲31年的水價,要面對合理水價並請經濟部啟動合理檢討,據了解平均漲幅上看4成,外界更臆測今年恐水電雙漲7%。台電今表示,目前並無規劃漲價方案,台電爭取2000億元預算是為了補貼民生電價,民生電價平均僅2.77元,每度電仍低於成本1元,共有超過1400萬戶民生用戶受惠,籲請國會支持預算撥補台電,持續穩定民生物價。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立法院20日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召開記者會表示,受新版財劃法的影響,經濟部預算約被影響將會刪減297億多,近300億,受影響比率約28%,「收入突然少了這麼多,盤點68%預算不能往後調」;至於之前原本要補助台電的1000億元恐也因此沒了,郭智輝說「台電補不補1000億是一個問題,漲不漲電價,但他必須要去創造不需漲價的經營方式。
新版財劃法立院三讀通過,萬一衝擊台電新台幣2000億元撥補預算,明年台電恐面臨調漲電價壓力。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假設性問題不好回答,電價調整是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但他也盼台電同仁更努力,「做不需要漲價的經營者」。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藍白立委聯手強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三讀,經濟部長郭智輝今表示,對於台電撥補的影響,希望立法院能支持,經濟部會跟台電則會努力將營運變數影響降低;此外財劃法通過對科技產業影響大,因為跟這些外商技術合作都是長約,「我們若臨時改變,對外商來說滿震驚的,我們這樣冒然改變,觀感上及實際上都會有影響」,影響多少還沒有完整預估。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立法院20日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經濟部長郭智輝今表示,該部預算受影響將刪減近300億,由於科技計畫大減116億元,台灣科技研發將受影響,本來已與美光、AMD、輝達、科林、新思、艾司摩爾等,國際大廠簽約合作,未來預算不足將影響台灣AI科技國際合作佈局。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主計總處近日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08%,其中房租漲勢驚人,達2.66%,創下28年半以來最大漲幅。主計總處直言,目前看不到向下趨勢。對此,藍委許宇甄表示,居住正義只在選舉期間被政府拿來當口號,選後不再積極面對供需失衡、房東漏稅等問題。賴政府未來在做出漲電價、收碳費等決策前,應先擬定配套措施,不要只想著收錢卻害苦了人民。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行政院從2023年起至明年,透過增資與撥補3年已獲得5000億元撥補,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立法委員張嘉郡時露口風說,後年還要再撥補1000億元,等於4年要撥補至少6000億元。對此,國民黨立委張嘉郡痛批,台電擺爛每年靠撥補,就是不願調整能源配比,讓錯誤的能源政策持續由全民埋單。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今(5)日召開線上法說會,有法人問及,今年電價上漲對公司產生什麼影響?還有股利政策如何?對此,世界先進發言人暨財務長黃惠蘭表示,台灣電價今年上漲2次,總計對電費成本增加30%,影響毛利率約0.8個百分點,對於明年影響則是0.7個百分點,至於股利政策,世界先進總經理尉濟時強調,就算資本支出增加,仍有信心維持每股4.5元股利的水準。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電價審議委員會今天(30日)下午登場,據了解民生用電凍漲維持每度平均2.77元,但工業用電平均漲幅不超過15%。工商協進會表示,自111年起,政府已連續3年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今年4月又全面針對工業、商業、民生用電調漲,這次雖僅針對工業用電大戶調漲,仍不免間接性造成民生物價上漲,呼籲政府審慎考慮調漲電價的影響,今年以及近期內勿再調漲電價。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10月新電價今起實施,其中產業用電平均調漲12.5%,針對電價上漲,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政府從2022年起連續4次調整電價,電價從平均每度2.58元調升至4.29元,累計調幅66%,企業成本因此增加15%,獲利減少將近5%,增加企業外移的風險,他更憂心電價未來恐怕年年調漲,「唯一解方就是要調整能源政策」呼籲政府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興建核電廠。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台電一年連漲2次電價,造成基層老百姓苦不堪言,台電推給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大漲所致,但中央政府已在2023年對台電增資2000億元,2024年再次對台電增資1000億元,迄今已給了台電3000億元,但政院2024年要再編列1000億元要補助台電。對此,國民黨立委表示,台電瀕臨破產的問題是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所造成,怎麼能藉由漲電價、人民納稅錢幫他們埋單?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台電一年連漲2次電價,10月16日起工業用電平均調漲12.5%,高產值半導體業更是調漲14%。如今電價已漲,台電仍要向立法院爭取2000億預算撥補,引發外界質疑台電連漲電價還敢要補貼,經濟部長郭智輝今表示,2000億元補助和調整電價是兩回事,調整電價是在反映目前的經營成本,補助則考慮民生撥補,呼籲立法給予支持。
為了拿到千億補貼,台電和經濟部無所不用其極!9月先是威脅不給千億補貼就調漲,沒想到遭立院卡關,補助沒拿到,10月順理成章漲電價。
外界指控台電威脅千億補助不過就漲電價,台電今天澄清,絕對尊重國會審查預算的權力,政府編列千億補貼預算,是針對民生住宅電價低於成本部分進行補貼,台電期盼國會支持,共同維持台電財務穩健。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拋出在菲律賓蓋綠能電廠,將綠電送回台灣的構想引發討論。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今年6月17日,雲豹公司宣布要在菲律賓蓋太陽光電廠,並在9月24日向經濟部投審司遞件,目前只差部分文件漏章,補件完成就可以完成備查。這種速度跟預判能力,似乎有神力加持,令人佩服不已,連國人都在問?經濟部是圖利部嗎?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台電10月16日起將調漲工業用電平均12.5%電價,受到衝擊的台鐵指出每年營運成本將增加2至3億元,就連票價調漲案也要重新計算漲幅,電價調升讓台鐵、台水等單位都面臨漲價壓力。台鐵最新做出因應台電漲價兩大措施,包含研議向台電申請減免優惠等,並提出1至8月工作場所用電量已較去年同期減少1.5%的節電成效。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經濟部將在本周召開電價審議會,決定未來半年電價,並討論10月是否要調漲電價。有媒體報導稱,在撥補民生電價1千億追加減預算朝野未有共識下,台電將把有、無1千億撥補二種情境電價方案分析,若年底前在1千億未入帳下,10月電價約需調漲13~14%,才能彌平今年虧損,引發民眾驚慌。對於是否調漲電價,卓榮泰昨表示,基於民生用電需求,政府應該想盡各種方法讓民生用電有平穩機制,不要增加大家負擔。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日前台電宣布,自4月起平均調漲電價11%,而國民黨、民眾黨日前提出凍漲電價提案,綠營則回擊電價議題應該回歸專業。今天(30日)立法院先針對藍白各提出的凍漲電價提案進行黨團協商,不過經1小時討論未達共識,因此由立法院長韓國瑜裁示送交院會處理,並在中午進行表決大戰後,贊成59人、反對50人,確定決議要凍漲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