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給孩子喝」 花蓮媽媽一度用礦泉水煮泡麵

「水龍頭流出來的是黃水,聞起來有味道,我怎麼敢給孩子喝?」花蓮光復鄉一位媽媽接受志工訪問時哽咽表示,災後一周都靠捐贈的礦泉水生活,甚至連煮泡麵都要省著用。花蓮災區地處偏遠、管線損毀,救援物資以乾糧為主,乾淨水源更是急迫問題。對當地居民來說,「能安心喝水」,已經成為奢侈的願望。

奇異淨水公益捐贈 全新設備直送災民家中

得知花蓮飲水困境後,叡亞環保旗下奇異淨水火速捐出一批桌上型奈濾淨水設備,委託愛基會統籌轉交至有需要的災民家中。這批設備使用G+奈濾膜科技,可過濾水中病菌、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卻能保留天然礦物質,讓受災戶能夠「喝到既安全又健康的水」。

幫助他們,是我們的責任

叡亞環保董事長趙軒志說:「災民已經經歷房屋受損、生活混亂,如果連喝水都要擔心,我們良心真的過不去。這不是行銷,這是我們作為企業該做的事。」

他指出,災後泥水與淤積不只污染水源,也可能導致病菌與重金屬進入人體,「乾淨的水,是生活重建的第一步。」

災民收到設備時 眼淚都掉下來

愛基會花蓮分事務所羅主任說:「有一位阿嬤拿到設備時紅著眼眶說:『我終於可以煮茶給孫子喝了。』這句話聽了真的心酸又溫暖。」他強調,這批設備將依據各地需求陸續發放,讓每一份愛心真正落到災民手中。

過濾水、洗手、煮食一樣重要!

叡亞環保總經理郭晉利提醒:「災後常忽略一件事——不只是喝的水要乾淨,洗手、洗菜、煮食用水也要留意。髒水藏著病菌與重金屬,不處理會有健康風險。」

他也呼籲其他企業與民眾共同加入公益行列,並強調花蓮擁有台灣最美的山水景致,「我們希望這次捐贈只是起點,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企業、社會資源,一起投入災後重建,讓花蓮早日恢復原有的美好樣貌。」,讓災民「不只獲得幫助,更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希望」。

「一口乾淨的水,是重建的開始」 讓希望流動下去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災後重建行動中,一批批淨水設備,透過社福團體,一台台送進災民家中。不只是提供生活所需,更傳遞一份踏實的希望。

奇異淨水也表示,未來仍將持續關注災區狀況,並呼籲社會各界共襄盛舉,讓「一口好水」不再是災民的奢求,而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