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痛、卵少、胚胎植入失敗不用怕 醫籲:別獨撐,與樂孕尋寶後援隊同行

RPG互動遊戲+學姊同行真人經歷陪聊 讓正確知識與心態成為備孕後盾

台灣晚婚晚育已成常態,高齡懷孕難度隨之上升,越來越多夫妻選擇接受生殖醫學療程協助。隨著人工生殖療程逐漸普及,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針對154對備孕夫妻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在不同療程階段面臨的挑戰與實際尋求醫療協助的情況。調查顯示,逾半數女性認為「女性是療程的主要承擔者,旁人難以理解當事人的情緒與壓力」,七成女性更指出「療程副作用難以被他人體會」,因此感到孤立無援。調查亦發現,「自行施打排卵針及副作用不適」、「取卵數量少於他人」、「胚胎無法順利培養與植入」是促使備孕者萌生放棄念頭的三大難題。然而,仍有約三成受訪者未曾尋求醫師或諮詢師協助,部分認為不應凡事依賴醫師,或對諮詢師的功能不甚了解。

針對此現象,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呼籲備孕中的女性,不必將療程中的困難與失敗全數歸咎於自己。試管療程是一段尋「寶」之旅,唯有醫病雙向溝通與合作,才能走得更穩妥。醫師、諮詢師、胚胎師、伴侶,以及國健署的補助資源,都是「樂孕尋寶後援隊」的一員,陪伴患者度過每個關卡。不論是初入療程或歷經挫折者,都能根據自身狀況與醫療團隊討論,調整用藥與治療方式,找出最適合的個人化方案。

今年,學會正式推出「找到你的最強樂孕尋寶後援隊」RPG(角色扮演)互動遊戲,結合MBTI人格類型,依照玩家性格設計專屬劇本,幫助備孕夫妻輕鬆了解試管療程與醫療團隊的角色與協助。此外,也同步推出「樂孕研究所|學姊同行跟妳聊」LINE聊天機器人,讓民眾透過學姊們的親身經驗,獲得情緒支持與療程信心,一起在備孕路上互相加油打氣。

「真的好想放棄」! 從身體到心理的考驗,三大魔王關讓人想Game over! 

備孕夫妻吐心聲,高齡備孕的真實難題:排卵針、取卵數、胚胎發育卡關

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女性平均年齡逐年升高,高齡患者因身體條件變化如:AMH值(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代表卵巢卵泡庫存量)隨年齡增長下降,備孕過程可能會時常遇到瓶頸。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醫師針對台灣最新百位備孕夫妻調查結果,歸納出備孕夫妻們在不同治療階段最容易讓人想放棄的「三大備孕難題」:

■ 備孕難題1:排卵刺激治療身心壓力大!逾九成難克服自行打排卵針、副作用不適

排卵刺激階段,45%受訪者因需自行打針而感到心理壓力,另有45%擔心排卵藥與針劑引來親友關切,影響生活;36%則因副作用嚴重而萌生放棄念頭。黃貞瑜醫師提醒,患者可在療程開始前與醫師討論適合且舒適的治療方式,若過程中感到不適,不要苦撐不說,應即時反映並調整藥物,避免忍耐,透過醫病合作提升療程順利度。

■ 備孕難題2:取卵數不如人就沒機會?近五成因比較心理想放棄

取卵階段,調查顯示近九成備孕夫妻曾產生放棄的想法,卻高達三成未尋求醫護團隊協助。其中近五成備孕夫妻因取卵數比其他人少,擔心成功機率低而想放棄。林口長庚醫院生殖中心主任級

醫師吳憲銘教授進一步表示,每個人體質與難孕原因不同,不應進行比較;「品質比數量更關鍵」,研究顯示,取卵數在15顆以內與活產率呈正相關,能產出試管嬰兒所需的2顆以上「好」囊胚。反之卵多不等於品質好,過多反而增加變數。

■ 備孕難題3:胚胎無法順利培養植入,令六成備孕夫妻心碎想退場!

胚胎培養與植入階段,近六成夫妻會因為胚胎培養失敗想放棄。吳憲銘醫師說明,受精卵至第5天會發育成囊胚,胚胎師會根據囊胚發育質量進行分級。雖然囊胚等級的高低與懷孕率呈正相關,但即使非最高等級囊胚仍有受孕機會,應與醫療團隊評估後續選擇。

從好卵、好胚到好孕,需多方專業聯手助攻,醫病攜手才能走得更遠

別輕易放棄! 排卵刺激治療日新月異 醫揭多元治療方案選擇與個人化治療關鍵

黃貞瑜醫師提醒,人工生殖療程需仰賴醫病合作,才能順利「尋寶」。在「樂孕尋寶後援隊」中,醫療團隊提供多方支持,透過身體數據與療程規劃,協助備孕夫妻從產好卵、養好胚,一步步邁向成功懷孕。調查指出,排卵刺激階段是備孕夫妻最容易想放棄的時期。隨著生殖醫學治療日新月異,目前排卵刺激治療以注射型性腺刺激素為主流(俗稱排卵針),除了有高純度尿液萃取製劑,還有透過倉鼠細胞基因工程合成的製劑,以及最新的人體細胞株基因工程合成製劑。吳憲銘醫師強調,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數值,決定合適的個人化治療組合和劑量。國際研究也顯示,最新排卵刺激治療組合副作用的比例較低,提供較舒適的療程體驗,也能提升適佳取卵數與卵子品質,進而提升好囊胚的產出率。此外,諮詢師會傾聽備孕夫妻在療程中的焦慮不安及需求,給予適時協助;主要在實驗室負責胚胎培養、移植的胚胎師,會細心留意胚胎狀態並隨時調整合適的培養方案。除了醫療團隊,男性伴侶的支持與陪伴,能讓備孕媽媽面對療程更有信心。國健署也提供擴大補助方案,期盼減輕民眾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經濟負擔。

備孕夫妻變玩家!RPG互動模擬遊戲幫助夫妻挺過樂孕尋寶之旅三大難關

「學姊說她也曾想放棄過」!從崩潰到重燃希望,備孕故事變成LINE陪聊機器人

最新調查顯示,近六成尚未成功懷孕的備孕夫妻,希望醫療團隊能提供更專業的療程諮詢與生殖知識說明。為回應需求,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於今(13)日記者會發表互動式RPG遊戲《找到你的最強樂孕尋寶後援隊》(網站連結:https://rpg.infertilitymap.org/),結合MBTI人格理論,依據玩家性格設計個人化劇情,引導玩家認識試管嬰兒療程中常見的挑戰,以及醫師、諮詢師、胚胎師等醫療後援隊成員能夠如何提供協助,讓使用者輕鬆掌握正確衛教觀念,建立療程信心。

此外,學會也推出LINE聊天機器人「樂孕研究所|學姊同行跟妳聊」(LINE連結:https://liff.line.me/2007391288-po1LKgA1?type=qrcode&id=119370),透過互動對話分享「學姊們」的備孕經歷,幫助備孕夫妻找到與自己情境相似的故事與建議,亦可透過關鍵字搜尋與自己相似的故事。也鼓勵經歷過人工生殖備孕之路的民眾主動上傳個人經驗,成為他人療程中的溫暖陪伴與加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