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元年,每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隨之而來是醫療及照護的沉重負擔,如何健康老化成為台灣個人及家庭須因應的重要課題。國際呼籲投資在自我照護政策上並教導民眾如何自我照護,是強化醫療體系的關鍵。響應健康台灣對於民眾健康照護及即將到來的「724世界自我照護日」,台灣自我照護產業協會、藥師公會全聯會、臺北市藥師公會、新北市藥師公會以及社團法人中華亞健康協會,攜手推出「自我照護一週七問」,呼籲民眾提升自我照護意識及行動,並善用台灣豐沛的藥師資源來守護自身健康!
國際觀點:提升「自我照護」觀念是「健康老化」的重要手段
社團法人自我照護產業協會(TSCIA)蔡宜芳理事長表示,全球自我照護聯盟(Global Self-Care Federation, GSCF)調查發現,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或稱慢性病,包含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已成為全球死亡和失能的主要原因,佔2021年非疫情全球死亡人數的75%。然而,因國際慢性病防治工作長期面臨資源挹注不足的困境,聯合國在今年3月召開的第四次非傳染性疾病大會,呼籲各國政策制定者須致力於發展整合性、橫跨生命歷程的解決方案,來強化醫療體系韌性,更要賦能民眾培養自我照護的能力,才能有效減少慢性病對健康的危害。
投資在自我照護政策,透過民眾對輕微病症的自我管理及積極控制慢性病,能減少不必要的就診,進而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據統計每年約可節省高達全球1,19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和醫療人力成本。同樣也能減少民眾自身負擔,歐洲研究顯示,民眾若先使用非處方藥物(OTC)照護自己健康,每年可多出408億個工作日,相當於1兆8,790億美元的福利效益。
全民健康靠自己:協會及公會攜手推動「自我照護」迎戰超高齡社會
今年呼應「自我照護就是健康照護(self-care is healthcare)」的理念,台灣自我照護產業協會攜手藥師公會全聯會、臺北市藥師公會、新北市藥師公會以及社團法人中華亞健康協會,發起724世界自我照護日活動。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臺灣醫療體系雖享譽國際,但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健保支出攀升與人口結構改變,挑戰日益嚴峻。「自我照護」是當前應積極推動的方向,透過飲食、運動、睡眠與健康管理,民眾可減少對醫療資源的依賴。社區藥局結合藥師專業,能在第一線提供健康諮詢、用藥指導與血壓監測等服務,並在災害或非常時期成為社區重要防線。
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尹岱智指出,雖然健保制度專業、便利又平價,但政府與社會負擔沉重,提升民眾自我照護意識刻不容緩。北市藥師公會今年成立「保健營養及健康促進委員會」,加強民眾衛教,並與自我照護協會密切合作。他呼籲民眾小病痛可先至社區藥局諮詢,「一週七問問藥師」,讓藥師成為健康的守護者。
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有杉分享,該會已成立「藥師照護人才庫」,以地圖呈現藥師服務據點,協助民眾及個案管理師快速尋求協助,涵蓋用藥、營養與居家環境等面向,強調長照體系中藥師角色不可或缺。
7月24日象徵一週七天、全天候自我照護,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守護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自我照護」定義為在有無醫療專業協助下,個人、家庭與社區共同維持健康的能力,顯示家庭與社區在健康促進上的重要性。台灣可善用可近性高的社區藥局與藥師專業,協助民眾強化健康知識、實踐健康老化。
中華亞健康協會秘書長葉倩如補充指出,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位長者,自我照護成為長者健康關鍵。協會致力推廣節醫理念,提倡正確使用保健食品,延長健康餘命,打造長壽之島。
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自我照護七大面向,推出「自我照護一週七問」,鼓勵民眾透過每天一個問題來檢視自己健康:
第一問:我的健康知識夠嗎?
第二問:最近我的心理健康嗎?
第三問:最近有進行身體運動嗎?
第四問:最近我的營養均衡嗎?
第五問:我有減少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及飲酒嗎?
第六問:我有注意身體清潔,如洗手及口腔清潔?
第七問:合理的使用藥物治療及醫療服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