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上次完整看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嗎?Z世代平均專注時間只有8秒,甚至比金魚的9秒還短,而罪魁禍首正是那些讓人上癮的15秒短影音。面對這個危機,台灣AI平台BookAI推出Miva-AI智慧書僮服務,用碎片化方式反向救援這群「專注力殘障」的年輕世代。

根據微軟發布的注意力廣度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平均專注時間從2000年的12秒,暴跌到現在的8秒。「我們的大腦正在被重新程式化,」神經科學家警告,「短影音就像數位毒品,每15秒就給你一次多巴胺刺激,讓大腦習慣快速切換,無法專注在單一任務上。」

資策會(MIC)調查,台灣Z世代有五成隨時滑手機,平均每天花3小時以上刷短影音。德國神經學家和精神病學家 Manfred Spitzer 形容這種現象為「數位失智症」,大腦被訓練成只能處理碎片化資訊,失去深度思考能力。

面對專注力全面崩壞,台灣AI平台BookAI認為,AI將是解救專注力的神兵利器,號稱能讓「廢掉的腦袋」重新開機。這款AI工具將厚重書籍拆解成手機聊天模式,讓用戶像滑社群一樣吸收知識。在7月8日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會員大會的專題演講中,BookAI創辦人謝昆霖向學術界喊話:「不要批評短影音訓練出來的世代,而是順應這個現象。」演講中坦言,「大腦本來就擅長接收短資訊,不如利用 AI 把書變成短短的社群文章。」該平台Miva提供多種版本,從概念導覽到深入閱讀,讓不同專注力的讀者都能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

但也有專家質疑這種做法是「飲鴆止渴」。認知心理學家批評:「用更多碎片化內容來對抗碎片化思維,只會讓問題更嚴重。就像用海洛因戒毒一樣荒謬。」

網友意見也兩極分化: 「終於有人懂我們的痛苦了,傳統讀書法對現代人根本行不通」 「這根本是向墮落投降,我們應該重新訓練專注力」 「管他什麼方法,能學到東西就好」 「下一代會不會連8秒都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