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陳駿季也說,目前政策原則上是禁止廚餘養豬,未來會全面查廠,檢視廚餘設備與養豬規模是否符合規定,蒸煮設備有無落實即時監控,且符合法令規定等三大前提下才會考慮開放,目前已與新北、屏東、新竹、台中等廚餘養豬大縣溝通,持續輔導廚餘養豬場轉型。
張嘉郡31日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關心非洲豬瘟相關議題,她指出,這次非洲豬瘟疫情震驚全國,台灣七年的防疫戰線被突破,她對於行政院團隊在第一時間果斷下達禁運、禁宰、禁廚餘等措施,給予肯定,對於她提出的三項訴求,農業部昨日也已具體回應,但防疫視同作戰,「不能只滿足於戰術層面的迅速應變,更必須面對戰略層面上的長期缺陷。」
張嘉郡表示,這次危機的爆發,正是敲響了「邊境管理」與「廚餘去化」問題上的警鐘,行政部門不能只做事後的管制,更要下決心根治破口,才能確保台灣豬產業的永續安全。
張嘉郡表示,她拜訪非常多豬農,要替這些豬農發生,非洲豬瘟非常毒,豬一旦染上必死無疑,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豬農奮鬥一輩子心血,甚至幾代的心血,很可能會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因此,她建議行政院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避免衝擊將近兩千億的產業鍊。
張嘉郡表示,廚餘去化的問題與非洲豬瘟的防疫,這兩者必須切割來看,行政部門不能將防疫的責任加諸在豬農身上,只要不全面禁止,破口會隨時發生。
卓榮泰答詢表示,農業部在案發當晚馬上提出「三禁」措施,也感謝產業界與豬農、生產鏈從業人員呼應配合,疫情在第一時間進行管控,目前還是有40幾萬頭豬是廚餘飼養,若要全面禁止,必須先除理廚餘去化的問題,未來是掩埋、焚燒、還是飼料化,會進行輔導轉型。
卓榮泰表示,目前廚餘去化已有在進行規劃,相關飼料津貼也有補助,但轉換需要時間,能不能形成長期政策,還要跟各界進行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