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晴提到,在教文委員會中他關心第一線老師,包含校事會議對老師帶來的衝擊,以及資源充足的六都卻也面臨老師招不滿。對現職教師的權益都難以給予充分保障,要同時兼顧退休人員的福利,應該審核目前財政負擔,此修法是否引發讓勞工看不下去、財政吃不消的雙重困境?

郭昱晴提出五大疑問,第一、軍公教為一體,軍公也要調整嗎?整體制度公平性是否被質疑?第二、國民黨版本主張「排除113年後逐年下降所得替代率」的規定,會不會造成退撫基金入不敷出?第三、有委員提案要求「退休金隨在職人員本薪調整重新計算」,是否造成年金負擔惡化?第四、現行制度CPI累積成長率達 「正負5%」時會調整,但多數提案要將門檻降為「正負3%或2%」,是否讓基金財務不確定性增加?第五、有委員提案甚至刪除第67條,或取消「超過5%須經立院同意」的程序,是否削弱國會監督權?

銓敘部次長懷敍回應,照目前提案修法,基金會提前到民國129年用罄。停止調降會造成每年回溢到退撫基金的經費到118年減少2700多億。現況第一層與第二層年金都是用正負5%調整,若單獨將公教減少恐怕要審慎思考。

郭昱晴強調,他們樂於讓退休教職員在物價上漲壓力中獲得合理保障,但維持制度與基金永續才是社會共識。她建議,行政院與銓敘部盤點軍公教退撫機制,有系統來調整而非個別修補,以免破壞財政永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加緊開挖水道拚3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