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直言,中央前來花蓮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救災」,不是「究責」,並依七項順序進行工作:第一,搶救生命;第二,恢復家園;第三,去化垃圾及淤泥;第四,恢復環境及交通;第五,針對民房、農田及公共設施等損失,研擬補償措施;第六,提出復原與重建計畫;第七,進行檢討與責任釐清,以改進相關措施、確保未來安全。

卓榮泰請農業部持續有效、正確監測堰塞湖水位變化。目前堰塞湖水位高程雖已降低,但仍有蓄積水體,須持續密切監測,並第一時間掌握地震訊息;對於花蓮縣政府今日上午誤發疏散避難告警訊息一事,卓院長認為,政府提高要求、提高注意並沒有錯,但未來一定要更自我要求,向國人發布更詳實正確的訊息。

卓榮泰視察第一階段土堤構築成果。行政院提供
卓榮泰視察第一階段土堤構築成果。行政院提供

針對堤防復原部分,卓榮泰表示,經濟部水利署分為短、中、長期三大階段目標。在短期方面,10月5日已完成5公尺高、2,860公尺長的臨時堤防,預計10月11日前完成堤防表面鋼網噴凝土作業,以強化堤防堅固性;在中期方面,115年汛期前要完成復建工程;在長期方面,116年底完成高規格堤防及第二道防線。另有關馬太鞍溪橋復原進度,交通部也依照短、中、長期階段目標持續推進。卓院長強調,他要求做到「確實、限時、定時」三項目標,包括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監測要確實,堤防及橋梁復原工程要限時完成,同時也要定時結束家園復原工作,讓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卓榮泰提到,上週他已請陳金德政委前來花蓮成立「行政院災後慰助服務站」,並於7日起正式啟動一站式服務,為花蓮受災戶提供最迅速、便捷的服務,協助辦理慰問金申請、發放等事宜,同時行政院跨部會團隊也同步入村查對,協助災民完成慰助金資料確認與補正,讓災民得到應有的尊重,不需再奔波勞累。

卓榮泰視察第一階段土堤構築成果。行政院提供
卓榮泰視察第一階段土堤構築成果。行政院提供

火線話題 | 鏟子超人救花蓮

這篇報導屬於「 鏟子超人救花蓮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花蓮災後重建開跑 衛福部動員百人助災民免出門領補助
  2. 災區志工「搬溝蓋壓斷指」 傅崐萁:清溝高危險應國軍負責
  3. 心碎!砂石場老闆娘失聯16天 遺體被自家怪手挖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花蓮災後重建開跑 衛福部動員百人助災民免出門領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