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璽今日上午在助理及團隊陪同下,開著發財車改裝的靈車,助理背後拿著喜喪、滾蛋的字板,到海軍司令部大門前開記者會。
郭璽開場先是指控,劉慶斌「浮報差旅費、貪小便宜」,連今天屆退最後一天都還在「出差」,又指控唐華「無能」、「只會罵人」,導致基層士官兵與主官「通通被罵遍」,形容這段時間是海軍歷史以來「最黑暗的時刻」,要唐華「不要再戀棧權位」。
談及海鯤號進度,郭璽表示,依海軍與台船合約,原應在9月底完成海測並交軍方做戰術評估,實際卻因「岸測做不完」而延宕;外界見到的「出海」,都仍在做岸測項目而非海測,「因為IPMS沒辦法執行」。他說,現在系統整合的困境,好比「指揮系統講的是印度話,裝備聽的是美國英文,永遠對不起來」,導致「戰鬥系統說發射,魚雷管沒有動作」。他並爆料船上測試時「全靠無線對講機口令」,而非由系統下達指令;在未解決 IPMS 前,「今年不可能交船,明年能不能完成都遲疑」。
對於潛艦後續艦,郭璽悲觀認為,原本規劃2800億元建造7艘潛艦,但唐華任內硬生生改為「232方案」,僅先做兩艘,原本海軍與台船的MOU也因此作廢。新的合約報價高昂,裝備採購僅能達到6成,若要補足則必須再追加至少4成預算。他直言:「以現行政治氛圍,國民黨絕不可能同意追加這麼龐大的經費。」

談到台船處境,郭璽也不諱言,台船在合約尚未定案前,就先向中鋼採購潛艦外殼,如今因設計全面修改而全數報廢。第二、三艘潛艦改採英國大型主機,打亂了原本以瑞典小型主機設計的結構,迫使壓力殼必須重新設計,所有焊接規範(WPS)也要重做,每項程序至少耗時兩個月,整體進度大幅延後。郭璽估算:「光是這些調整,就會延宕3到4年,成本也跟著暴增。」
郭璽也爆料,台船「資本額129億賠光了」,沒有交船就沒有收入,「連發薪水都出問題」;合庫聯貸額度「今年已用罄」,經濟部不同意增資,導致裝備商拿不到頭期款就不會備料,眾多裝備勢必往後延半年,「絕對不可能2028年到」。他還說,海鯤號製造經驗「大量流失」,包含技協、專家與焊工走了大半,最困難的錐形段也恐須「全部從頭來過」。

最後,他更點名三人須負責,包括唐華以及引入IPMS的高文魁,幫忙掩蓋問題的邵維揚,都導致海鯤號無法完成岸測、進入海測。
郭璽強調,自己與黃曙光長期被排除在專案之外,「上半場我們打完贏10分,下半場唐華倒輸30分,那是他要負責」。他點名唐華、高文魁、邵維揚是「海軍號做不出來的三大罪魁禍首」,呼籲總統賴清德、國防部長顧立雄「聽真話」,不要再被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