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郡要求,農業部應該公布採購內容,且必須對整個關稅談判保持公開透明,因為這關乎台灣農業的長遠競爭力與農民的生計,「唯有公開透明,才能真正守護台灣,守護農民的未來。」

農業部近期親自率團赴美,在美國國會山莊與美方業者簽署意向書,承諾4年內採購逾3000億台幣的農產品,包括黃豆、玉米、小麥和牛肉等,較過去增25%。張嘉郡表示,如此龐大的採購金額,卻完全看不到細節,也不清楚關稅有沒有讓步,這樣的不確定與不透明,讓不少基層農民心裡更加不安。

張嘉郡表示,陳駿季在立法院答詢時曾經承諾,「不會犧牲台灣的農業、不會犧牲台灣的農民」,這段期間也有許多農民向她傾訴,擔心自己辛苦耕作的成果,會不會因為大規模採購被犧牲?政府都沒有給農民一個明確的答案,只有給一個籠統的口號。

「農業不是用來交換的籌碼,而是台灣的根本。」張嘉郡表示,在關稅談判結果沒有公開之前,政府就急著大動作採購,農民怎麼能相信這份承諾沒有落空?她呼籲農業部必須兌現不會犧牲農民與農業的承諾,承諾絕對不能淪為口號。

張嘉郡表示,這項採購案勢必會壓榨台灣農民的生存空間,加上近年高漲的物價,讓農民的生活是難上加難,卻沒看到農業部有提出產業評估報告與因應措施,她要求農業部要提出具體政策來照顧農民。

張嘉郡也說,農業部必須對整個關稅談判保持公開透明,因為這不僅影響一份合約,而是關乎台灣農業的長遠競爭力與農民的生計,要求農業部應該公布採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