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以天弓三型飛彈和自製的預警雷達為基礎,以「強弓專案」持續研發「長弓系統」,目標是有效攔截70公里高空的威脅。

根據中科院公布的資料顯示,「強弓」反彈道飛彈藉由主動相位陣列(AESA)雷達追蹤目標,採雙節固態火箭推進機,結合高爆破片彈頭,發射途中以慣性、雷達導引;終端階段則改採主動尋標導引,並稱最大速度可達5馬赫以上的「極音速」水準,並搭配中科院自行研發最新一代主動式相列強弓雷達,採用全固態模組之主動電子掃描陣列天線,提供對戰術彈道飛彈目標更高更遠的偵追性能,可搭配弓三及愛三飛彈執行協同作戰,強化區域防空整合能力。

中科院自行研發最新一代主動式相列強弓雷達,採用全固態模組之主動電子掃描陣列天線,提供對戰術彈道飛彈目標更高更遠的偵追性能,可搭配弓三及愛三飛彈執行協同作戰,強化區域防空整合能力。李俊毅攝
中科院自行研發最新一代主動式相列強弓雷達,採用全固態模組之主動電子掃描陣列天線,提供對戰術彈道飛彈目標更高更遠的偵追性能,可搭配弓三及愛三飛彈執行協同作戰,強化區域防空整合能力。李俊毅攝

「強弓一型」為反飛彈型,也就是射程45公里的天弓三型增程型,稱為天弓四型飛彈,目標將攔截高度達到70公里,射程超越現役美製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攔截高度。

至於「強弓二型」飛彈則有兩個衍生型,A型彈目標攔截高度100公里,達到與美軍現役「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薩德反飛彈系統)同樣的攔截高度;B型彈為傳聞中的新型地對地彈道飛彈,射程估計可達1000公里。

「強弓飛彈」系統與強弓飛彈發射車。李俊毅攝
「強弓飛彈」系統與強弓飛彈發射車。李俊毅攝

媒體詢問中國九三閱兵展出各式飛彈,強弓是否為因應此威脅,及是否有效抵禦中國飛彈威脅?李世強今天說,我國整體防空跟反飛彈,不會只靠單一飛彈,強弓設定在70公里高度進行攔截,在其他高度會有其他彈藥武器,包含低成本的武器進行攔截,不是只靠一種飛彈。

對於強弓飛彈是否已經進入量產?李世強指出,現在展示出來,就代表他已經進入量產。至於強弓會不會納入接下來的特別預算?國防部副發言人喬福駿表示,現在特別條例已經送到行政院審議,只要審議完成就會對外說明。

陸軍M1A2T戰車實車,首度在國防航太展亮相。李俊毅攝
陸軍M1A2T戰車實車,首度在國防航太展亮相。李俊毅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防航太展在9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國防部此次在國防館聯合作戰武器裝備區展示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等20項新式實體裝備。

陸軍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車,首度在國防航太展亮相。李俊毅攝
陸軍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車,首度在國防航太展亮相。李俊毅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2025國防航太展明揭幕 中科院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配備「AESA雷達」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