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記者會,邱臣遠報告自高虹安市長上任以來教育改革與建設的重大進展,包括通學步道優化、校舍整建、數位學習升級、運動設施改善、社區閱讀推廣、擴校增班與教學設備補助、教職人員福利提升以及設置數位實驗高中等八大主軸,全面呈現市府在教育領域的具體成果,展現持續深耕教育、厚植城市競爭力的堅定決心。
 
邱臣遠表示,教育是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基石,市府團隊上任以來,在教育施政領域積極推動各項政策,秉持「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的理念,從學習環境改善到師資福利強化,全面推動教育升級工程。無論是通學安全、校舍耐震、數位轉型、運動設施、閱讀資源,抑或是擴校增班與教職人員待遇提升,市府皆以系統性規劃與實際行動,逐步落實「新竹好學、安心就學」的承諾,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優質、多元、具競爭力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茁壯。
 
黃美慧表示,市府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展現出公平的態度,不再只集中於市區的學校,而是將目光擴及到過去較容易被忽略的角落。以南華國中為例,過去因地處風景區、學生人數較少,長期缺乏資源支持,像是活動中心沒有冷氣、音響老舊,學生在簡單的舞台上連麥克風都無法穩定使用。在高市長上任後,實地視察學校需求,推動活動中心改善,不僅音響設備更新,也加裝了冷氣,讓孩子們能在自己的校園內舉辦畢業典禮,真正感受到被重視的溫暖與尊嚴,這也象徵著新竹市教育政策的轉變與進步。
 
宋品瑩表示,在高市長上任後,傾聽家長的心聲,推動營養午餐升級,原本雖然免費,但餐點品質普遍被認為不佳,市府因此與家長共同分擔費用,改善菜色,讓孩子們真正吃得營養又開心,也獲得學生們的正面回饋,這樣貼近需求、靈活調整的做法,值得肯定。另一項重要的改革,就是學區檢討,新竹市因新建案興起,人口快速移入,導致原有學區無法滿足就學需求,市府也不迴避問題,勇於啟動檢討,堅持以理性、科學、務實的原則推動改革,展現改革的決心與魄力,真正落實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新竹市府今(8)日舉辦「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新竹好學施政成果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教育處長林立生向外界報告,新竹市議會市議員黃美慧、宋品瑩也出席。新竹市府提供
新竹市府今(8)日舉辦「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新竹好學施政成果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教育處長林立生向外界報告,新竹市議會市議員黃美慧、宋品瑩也出席。新竹市府提供

教育處表示,在通學步道改善方面,市府總投入超過5.2億元,推動兼具安全、美感與綠意的步行通學廊道建置,採制度規劃與環境改造雙軌並進,致力打造讓孩子安心上學的友善通學環境,逐步落實健康永續的生活型態。在校園硬體建設方面,市府持續盤點並整建老舊校舍,強化校園耐震結構與公共空間品質,全方位提升學習場域的安全性與機能性,同時鼓勵各校結合在地資源發展校園特色,實踐教育均質化與多元共融的理念,營造優質且具識別性的校園學習環境。
 
教育處說明,在數位轉型方面,市府積極推動「班班有大屏」、「一師一載具」、「室室有Wi-Fi」等計畫,並同步配合教育部「生生用平板」政策,全面升級各校數位教學設備,建構智慧化學習環境,有效提升教與學的效能與競爭力,展現新竹市在科技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此外,「數位實驗高中」將於今年九月正式開學,首屆學生已透過特殊選才及申請入學方式錄取48位優秀學子,顯示學生對數位科技未來發展的高度關注與熱情。為強化產學連結、拓展多元學習資源,市府亦積極促成該校與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晶盛科技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導入大學與產業的專業師資與實作機會,提供學生更貼近實務、接軌未來的學習歷程,培育具備跨域思維與實作能力的優質數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