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日前指出,近期檢視預算刪減後,初步統計相應的改變措施超過154項。這些措施的調整,對公共利益、民眾權益及公眾安全造成了重大影響,並且間接損害了弱勢群體、公務基層及退休人員的權益。許多憲法及法律所賦予監察院的職權和義務被迫暫停,進一步嚴重損害了民眾的基本權益。
包括廉政專刊及上網公告作業暫停作業,改採現場查閱;財產申報資料授權介接服務研議停止使用中,申報、查詢將回復紙本人工作業
預算刪減額度依立法院採累計算法結果,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資料電腦鍵入及專刊印製等業務,目前亦無預算辦理,廉政專刊定期刊登政府公報並上網公告作業暫停辦理。
監察院往例皆會辦理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將具代表性及頻繁性個案進行通案性、制度性瞭解,結合專家學者等意見,深入研析蒐整成通案調查研究,以突顯該公共議題之重要性,並提出興革意見供有關機關參考研議,監察院歷年提出多項調查研究,如電信網路詐欺、收容人處遇、移工失聯之結構性問題、橋梁安全等皆極具參考性及代表性。
推薦新聞:2026「空降」戰高雄市長? 潘孟安:沒有參選規劃
但以上調查及陳情職權行使皆須仰賴實地查察、交通往返及諮詢專家學者等方可完成,今預算遭刪,可謂全數停擺。
監察院表示,預算審查應以理性監督為出發點,將人民的基本權益放在首位,確保各項社會服務能夠持續有效運行,因應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不合理刪減,許多依賴財政支持運作的憲政及法定職權無法順利執行,這不僅對內部行政運作造成困難,也對外部民眾權益,尤其是弱勢群體與人民基本服務,造成重大影響。超過154項業務改變措施,已嚴重損害人民權益及政府基本運作。
面對憲政機關面臨癱瘓而提出救濟,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卻認為,監察院提出憲法訴訟的目的,是擴大衝突,為大罷免加溫。
對此,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國民黨不要什麼事都推到罷免潮,各單位有權提出自己的相關救濟措施,他認為國民黨需要對自己亂刪、凍預算的行為負責,並接受人民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