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宇甄表示,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部主管歲出編列4760億元,加計「新式戰機採購」及「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904億元,「非營業特種基金」806億元,整體國防預算規模達6470億元,占GDP約2.45%,若要達到賴清德總統所說,將國防預算占比提高至GDP3%,以主計總處估計114年度名目GDP為26兆8千億來計算,國防預算須達8000億元才能達到賴清德的目標,如此高的預算規模,占114年度總預算的25.5%,比教育文化支出6050億元、經濟發展支出5386億元高出許多,直逼社會福利支出8310億元,政府若無完善配套方案,對台灣經濟發展、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勢必產生排擠和衝擊,這不是人民期待的經費支出方式。

許宇甄提醒,《預算法》第83條規定,政府為了因應「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得提出特別預算。這條條文是給政府的浮濫編列特別預算的空白授權,民進黨在野時期,時任民進黨立委林佳龍曾提案要求刪除此條款,柯建銘、潘孟安都有連署支持,賴清德若想提高國防預算,應回到公務預算辦理,若用特別預算這種偷吃步的做法,有規避監督、濫用職權之嫌,特別不理想。

她也提到,蔡英文執政時期,行政、立法皆由民進黨掌控,想編特別預算就編特別預算,包括前瞻基礎建設8400億元、海空戰力提升2400億元、新式戰機採購2500億元、新冠肺炎防疫8400億元、疫後強化韌性3800億元,累計加總高達2兆5500億元。特別預算特別容易被執政者濫用,為了避免債留子孫,應限制執政者浮濫編列特別預算、紊亂財政。

許宇甄認為,民進黨本屆在立法院席次未過半數,賴清德無法像蔡英文一樣隨心所欲的編列特別預算,因此才會利用川普上任後對全世界課徵對等性關稅做法,化危機為個人的轉機,順勢提出要求編列國防特別預算。為了國家安全,國防支出是必要之惡,國人不會不同意,但是政府手中的每一分錢,都是人民辛苦的納稅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特別預算只能偶一為之,不該像蔡英文那樣,當成菜市場買菜,隨意採購。

許宇甄再提醒,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愈趨緊張,政府被迫必須擴大國防支出,以加強防衛,若賴政府不願累積善意,只會一再利用對抗製造恐懼,罔顧兩岸交流的重要性,扼殺和平希望,國防預算只會越編越高,對我國經濟發展不會有任何貢獻。

許宇甄強調,為了避免軍費支出無止盡的擴大,賴政府當務之急不該是大量採購武器,應儘速恢復兩岸交流,降低兩岸的緊張情勢。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務實而有效的政策,只要兩岸關係和緩,我方對於軍備的需求與支出就會減少,也可以有更多經費可以用在國人更有需要的地方,這才符合國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