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監察長就美國依「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提供給台灣的軍備進行盤點與追蹤,以瞭解美國國防部是否有效執行這項計畫,並在11日提出最終報告,公布於美國國防部監察長的網站。

調查發現,2023年12月底送抵台灣的2批軍備,包括「無法使用且包裝不良的設備和彈藥」。台灣的國防部當時曾就此問題致函「美國在台協會」安全合作組。報告引述美國在台協會安全合作組主任的說法指出,這些軍備的狀況給台灣國防部高層官員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彈藥包裝看起來「像是清掉不要的東西」。

報告指出,根據台灣國防部的信,台灣收到270萬發彈藥,其中有一些過期,且彈藥的包裝混亂,有原包裝、散裝和錯誤包裝,導致盤點、管理的困難。報告提到,這270萬發彈藥是1983年製造的。

根據報告,美國在台協會的內部郵件顯示,這批物資也包括3000件發霉的防彈板、500件潮濕、長霉的戰術背心。美國陸軍坦克車輛和武器司令部(TACOM)官員說,發霉的防彈衣對健康構成威脅,建議不應使用。

對此,顧立雄近日在一場內部茶敘中表示,這批是美方首次透過PDA軍援,也許交運過程中有瑕疵,但跟美國在台協會(AIT)反應後,⾺上獲得正⾯回饋,並由台美雙方共同檢視跟處理。

顧立雄表示,⼤家都集中焦點在彈藥跟防彈背⼼,但很多品項實際上對後備戰⼒提升,都有很大幫助。他強調,沒有說美方作為完全正確,但美方確實快速地正視問題,也主動調查;並直言,不少媒體都以此作為「疑美論」的論述基礎,但這批軍備只是很多品項中的一部分,雖值得檢討,但美⽅並非不處理。

戰略規劃司長黃文啓中將也指出,美軍援台總額3億多元,從數字上就可以得知,除了這批防彈背⼼等軍備,還有更多援助項⽬,但不便說明,美⽅處理此事態度嚴謹且快速,會在此⽅⾯跟美⽅保持合作,強化並加速必要戰⼒籌獲。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強調,此案為無償軍援,並非軍購,兩者不應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