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徽表示,日前拜訪時向IMD世界競爭力中心資深經濟學家José Caballero,請益關於台灣的競爭力排名情況,也了解台灣今年會於報告書中所顯示的名稱為何。IMD也特別表示,今年的報告書中,將以往的「Taiwan, China」正名為「Taiwan (Chinese Taipei) 」顯見瑞士對於台灣在世界經貿體系中的關鍵角色,是相當看重的。

陳菁徽指出,去(2023)年發佈的評比中,台灣的「基礎設施」類別裡,除了國家基礎設施的投資在整體排名的後段班,甚至連健康投資(Health of Environment)的排名,也落後不少。IMD表示,主因為台灣在在人民健康的健保投資上佔比太少,雖然台灣的醫療技術先進,但對人民的健康保障還有進步的空間。

推薦新聞:白營中央委員到海峽論壇喊「兩岸一家親」!民眾黨中評會要出手了

圖為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發起「醫療勞權大遊行」,第一線醫療人員走上街頭爭取權益。資料照片
圖為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發起「醫療勞權大遊行」,第一線醫療人員走上街頭爭取權益。資料照片

陳菁徽表示,今(2024)年所發布的評比中,台灣在四大指標其一基礎建設中的子項目「醫療與環境」卻仍然是第24名。在全部20個子項目中,排名倒數第6個,回顧過去五年的成績,也都沒有進步,在24與26名之間徘徊不前。

陳菁徽認為,雖然世界各國都在大嘆台灣醫療服務一級棒,但有一個不忍直說的真相卻是頂級醫療服務品質,是所有醫護人員血汗打拼所成就出來的。反觀政府對於醫療環境基礎建設的投資,卻是了了無幾,成效有限。

陳菁徽說,鄰近的亞洲國家都紛紛投入更多資源來建置醫療資訊系統,新加坡投入20億引進美國資訊系統進行全面升級、韓國也花費數年開發新的系統。如果我們繼續吃老本,並且靠各層級醫護人員熱情奉獻,曾經領先的位置恐怕很快就會被取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漢光演習下月底登場!林楚茵呼籲慎防「金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