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於20日發表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為題就職演說,內容並分為七大部分,分別為「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談論國會與行政院未來應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以及少數服從多數,而朝野推動法案都能合乎憲法,癛持人民致上與國家優先的精神,國政自然順利推展。

第二部分為「民主台灣,世界之光」,主要講述賴會用人唯才、並落實民主治理,建立開放政府,以「公開透明」、「人民作主」的精神,鼓勵大眾參與公共政策,並與世界民主國家形成民主共同體,對抗假訊息。

第三部分為「民主台灣,世界和平舵手」,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國際間已經有高度共識,認為台海的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新政府對兩岸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同時並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同時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並且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

第四部分為「民主台灣,世界繁榮推手」,提到與產業與政府的合作3大方向,分別為「前瞻未來,智慧永續」、「競逐太空,探索海洋」、「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台灣絕對有能力,成為「經濟日不落國」,無論太陽從哪裡升起,都可以照到台灣的企業,造福當地的發展,也讓台灣人民能夠有更富足的生活。

第五部分為「樂民之樂,憂民之憂」,面對民眾關心的勞健保基金、社會住宅、物價房價與貧富差距、食安、道安、校園安全、社會安全網等問題宣示會一一解決,並強調會會積極打擊黑金、槍、毒和詐騙、確保穩定供電等。

第六部分是「團結力量大,繼續壯大國家」,強調國人團結一致,並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每一個人,都要團結、愛護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最後一部分為「台灣新世界,世界新台灣」,當台灣走進世界,也歡迎世界走進台灣。

總統賴清德20日發表就職演說。資料照片 彭欣偉攝
總統賴清德20日發表就職演說。資料照片 彭欣偉攝

清大社研所副教授陳明祺認為,賴清德談話內容,從內政、兩岸到國際皆有完整鋪陳,特別在兩岸議題上有為有守,展現實質誠意。在兩岸議題態度上,在「中共步步進逼情況之下,賴清德在整個就職演說中展現出來有為有守的態度」。明確提出世界需要台灣的三大理由:世界民主鏈、亞太安全鏈、民主供應鏈,同時展現實質誠意,拋出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等政策,向中國釋出善意。

「同時他也有守的部分」,陳明祺表示,賴清德日前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談及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推動價值外交等,以及今日所提「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都展現他對兩岸議題的務實態度。在這個原則之下,相信包括中國也知道,賴清德會秉持有為有守的方向,來處理兩岸關係。

因此,對於國台辦今下午對賴清德演說內容的批評,陳明祺認為對岸無法接住善意,是「再一次錯失歷史的良機」,相較之下,台灣則是更願意肩負責任、堅持健康有序交流的一方,因為深知「台海和平穩定不只是關乎台灣與中國,更是全世界的事情」。

陳明祺也呼籲,台灣是民主國家,朝野在許多政策上會有不同意見與方向,但對外都應該團結,「這是我們民主之所繫,沒有主權就沒有國家的存在,沒有國家就沒有民主的可能性」,維護國家主權、反對外來敵意力量的併吞,是最基本的事情。

針對中國官方、國民黨政治人物及少數學者認為賴清德在演講中是「台獨」、「兩國論」,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相當可笑」。在內政方面,賴清德詳細地講述包括經濟、產業、長照、民生與年輕人等施政方向,他過去所宣示內閣要打造AI創新,此次內閣亦與他的用人哲學吻合,這些都是對未來施政藍圖的宣示;至於外交方面,他也將延續蔡英文的外交路線,過去八年的外交成績世界有目共睹,相信大家對此都很放心。

陳方隅指出,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對中國釋出極大的善意,然而中國的回應卻仍然只有震怒與批評,由此可知無論總統表達什麼立場,中國的批評都不會停止。對中國而言,中華民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台獨」,台灣的在野黨實在不應該持續跟著中國隨之起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圖輯|黃國昌惹到誰? 抗議民眾手板狂酸「花蓮王的吉娃娃」、「違章的申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