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苓在臉書發文從歷史觀點指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原本中華民國政府留下來的「愛好和平」的軍公教人士約200萬人,大多數在中共政局穩定之後,以「清匪反霸」的名義關押、管訓、下放、勞改、處決,家產全數抄沒⋯,至於「熱愛和平」、事先就向中共投降的國民黨知名高級將領,全部被公開行刑處死,一個不留。「如果這樣的和平你也要,如果和平的代價是全民要被迫接受『再教育』,如果你寧可接受這樣悲慘的「和平」也不願挺身保衛自己,那我真的無言。」
苦苓問「然而真相大白:原來我們可以選擇的,不是戰爭或和平,而是尊嚴或屈辱,是民主或專制,是自由或奴役⋯我當然,絕對,永遠都選前者,那你呢?」
苦苓表示,二次大戰時,英國人沒有為了「追求和平」而放棄對抗納粹侵略,最後終於在和盟國的協力奮戰之下,保住了國土、人民和可貴的生活方式。他並引用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在戰爭面前,你選擇了屈辱;當屈辱之後,你還是得面對戰爭。」他認為在台灣自認為追求和平,卻反對強化台灣戰力的人,其實就是在選擇屈辱,「他們不譴責加害者粗暴,反而責怪自保者挑釁;他們自以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邪惡的幫兇。」
苦苓最後揭「反戰」、「和平」的假面具,「可怕的不是暴力,可怕的是習慣了暴力,而且因為自己的怯懦,努力為施暴者開脫。」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