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這是步行城市計畫的起點」,沈慧虹指出,宜居城市不只工作,要有休憩與生活,可以放慢腳步、認識生活空間,進而扎根、產生認同,她要讓每個人可以在城市內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自在、放鬆、沉澱、宜居。

沈慧虹進一步說明,公園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提供給小孩遊憩空間、銀髮族散步聚會空間、更是重要的生態空間。過去市府完成2大目標,第一改造40處公園,第二改善逾50公里人行道,並透過天空纜線下地,重新整理路口與標線,將舊市區打造成步行城市。

沈慧虹表示,未來她要結合這2大計畫,透過步行城市串聯每個公園,規劃出城市內的三大綠帶。沈慧虹團隊提供
沈慧虹表示,未來她要結合這2大計畫,透過步行城市串聯每個公園,規劃出城市內的三大綠帶。沈慧虹團隊提供

沈慧虹表示,未來她要結合這2大計畫,透過步行城市串聯每個公園,規劃出城市內的三大綠帶,包含東區的多元機能大學城、北區的客雅溪大公園、香山區的香山生活聚落,給市民最完整的宜居城市空間,讓所有人都可以放慢步調,探索這座城市。

沈慧虹說明,東區的多元機能大學城,將以汀甫圳為軸心,形成藝文科技生活聚落;北區的客雅溪大公園,將串聯6個特色公園打造綠廊帶,造福鄰里;香山區的香山生活聚落則將串連客雅大公園、香山國小東側與香山谷3條綠廊帶打造宜居步行空間。

壹蘋娛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entertainment

壹蘋新聞網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news.tw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選前遭棄保!最悲情候選人 林耕仁不氣餒「繼續在地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