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賓表示,依據環境部統計,全國每天約有2115噸廚餘產生,其中1324噸廚餘作為養豬飼料,中央宣布廚餘禁止養豬後,各地廚餘去化的壓力明顯提高,尤其現在許多縣市現有的再利用處理量能都已趨飽和,進入焚化體系將是緊急應變不得不的選擇。

蘇俊賓指出,然而大量廚餘進入焚化體系也將增加焚化爐操作的風險,水分、鹽分含量高的廚餘除了會傷害爐體,也對操作溫度產生影響增加空氣污染排放的風險。蘇俊賓建議中央精準盤點廚餘產生量及處理量,並做好跨縣市支援合作的前期協調與資源配置,短週期的緊急應變不適合長期持續下去。

蘇俊賓認為,長期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成本極高,也還需要社會凝聚共識,目前廚餘飼料化(養豬)的做法,無法確保是否落實高溫蒸煮的溫度條件,以及廚餘的來源,現況缺乏溯源稽查機制,未來若再度開放廚餘養豬,他建議一定要有源頭管制跟建立風險區域劃分的功能,除了收運來源明確透明外,甚至可由中央規劃統一蒸煮,統一標準作業流程,先投資必要的設施設備,在源頭先布置好幾個節點,後續做好防疫區劃,方便釐清與溯源,避免養豬場自行蒸煮不確實產生的風險。

新竹縣府肉品市場清消。新竹縣府提供
新竹縣府肉品市場清消。新竹縣府提供

火線話題 | 非洲豬瘟防疫破功

這篇報導屬於「 非洲豬瘟防疫破功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疑感染非洲豬瘟肉流入桃園市食品廠 衛生局即時攔截405公斤豬後腿肉
  2. 非洲豬瘟又現蹤台灣 羅智強:農業部拿超過147億怎被攻入?
  3. 檢疫署年初警告「刪預算將增非洲豬瘟入侵風險」 她斥:藍白親手鬆開防線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疑感染非洲豬瘟肉流入桃園市食品廠 衛生局即時攔截405公斤豬後腿肉